高雄親子班奉茶 台南慈青環保取經

生活的教育,除了家庭,慈濟各社區靜思堂、聯絡處,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學生學分類;國小學童,學按摩、奉茶,原本平常調皮的模樣,瞬間變乖巧,成了懂事的小大人般,讓現場家長們,感動到熱淚盈眶。

「睡像一張弓,走路像春風。」

生活好習慣,可不只唱唱比比。泡茶,學茶道,更學做人。

慈濟志工 黃美香:「我們每一個杯子,大概100cc,倒個七分或五分(滿)就好了,不用倒到滿,這也是待客之道的一個禮儀。」

「爸爸媽媽,你們可以把眼睛睜大,看看您可愛的小寶貝,請你用單腳著地,第一口是心想好意。」

家長:「平常可能在家裡嬉鬧打鬧這樣子,除外,今天是滿正式的,忽然間,到你的面前,然後就這樣跪下來,其實心情的觸動是滿有的。」

「熱情地擁抱,我們都是心連心的一家人。」

難得的真情擁抱,淚水止不住。

左營兒童親子班學員 鄭朴珉:「奶奶我愛妳。」

鄭朴珉的奶奶 王珮雯:「大概2歲、3歲的時候,就跟著我參與一些慈濟的活動,不管是訪視,各種活動。」

家長 湯上銘:「會驅動我想要去顧到說,要更以身作則,把自己的一些行為,夫妻之間的相處,還有跟小孩子之間的溝通,都要變得更圓融。」

「歡迎,歡迎,我們歡迎你。」

至於大學生,不只聽,也實作,愛大地,更學同理心。

學員 楊敬仁:「我自己本身也是相關科系出來的,所以對環保會更有概念一點點。」

慈青 蔡宜均:「在丟(回收物)之前,就是要先洗一下,就是為了分類的人著想,然後也不會讓人家,不想要去做分類這樣子。」

慈濟志工 顏秀雯:「平常這些慈青同學,在周五的晚上,他們會,就是跟我們照顧戶的小朋友,進行課輔。」

「所以你今天很棒。」

歡樂中,讓生活教育,更加分。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罕病生個頭嬌小 樂觀進取小太陽
克服針頭恐懼症 順利捐周邊血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