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論壇)提振客語須多管齊下
全台客家人口約有四百六十七萬人,是台灣第二大族群,但是根據客委會在二○二二年公布「全國客家人口暨語言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資料,短短五年內客家鄉親的客語聽、說能力大幅下降,聽得懂客語的人口,從百分之六十四點三,下降到百分之五十六點四;會說客語的人,也從百分之四十六點八,下降到百分之三十八點三。
高雄市二百七十三萬人當中,客家人口約有四十萬人,其中以美濃的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約占該區百分之九十一點七五,人口數為三萬五千多人,其次是杉林,約占該區百分之五十點三八,再依序為六龜、甲仙、鳥松、鳳山;若以人口總數來看,則以鳳山七萬二千人為最多,但僅佔鳳山區人口比例百分之二十點○五。
學習語言需要環境,不少客家子弟離開美濃、衫林等使用客語較多的區域,在高雄市區工作、生活,他們的孩子離開了客語的生活環境,許多人已經不會說客語,或者有部分勉強聽得懂一些。
有議員指出,高雄市高中職以下學校本土語言專任師資不足,尤其是客語專任教師,高雄市已經十餘年未曾開缺;還有議員批評《國家語言發展法》把諸多語言都成為國家語言討好各族群,卻沒考慮到這些相對人口少數的語言只是透過保存,而非跨族群推廣成準官方語言,最後仍是國語、台語大者恆大,用國家語言來包裝沒有實質意義;也有議員希望能透過鼓勵客家歌曲的創作與發表,傳承客語文化。
語言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指標之一,語言的消滅很容易,復興很困難,從民國四○年代到六○年代,在學校講方言要掛「請說國語」牌子的事,是那個年代許多人的記憶。
除了從法令、教育、音樂之外,各種文化層面的推動,乃至讓客家庄經濟繁榮,讓年輕族群可以回到客家庄與父母共同創業、推動文化,讓客語生活環境擴大,才能提振客家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