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論壇)李眉蓁「把碩士讀回來了」

國民黨高市議員李眉蓁 「把碩士讀回來了」這則新聞報導,前無古人,可說是台灣政治史上的先例,新聞性十足,啟發性卻高,尤其關係到政治人物的羞恥心,值得一提。

二○二○年高市長補選時,李眉蓁代表國民黨參選,不久即爆出論文抄襲案,事後遭中山大學撤銷碩士學位。於是李眉蓁重返校園,考上正修科大苦讀三年,今年夏天拿到碩士畢業證書。

回顧本案,當她的論文抄襲案遭撤銷學位後,各方指責、辱罵紛至沓來,基於從政的良知,李眉蓁坦承錯誤,主動放棄碩士學位,沒有過多的解釋,然後決定重讀碩士班。

三年間,她努力苦讀,邊問政、邊讀書,憑自己努力完成自我救贖、拿回碩士學位,重新看見陽光、堂堂正正地面對自己,也展現出政治人物「知錯能改」的道德勇氣,被譽為「正面教材」。

「面對自身錯誤需要多大的勇氣?」公眾人物肩負著對下一代以身作則,李眉蓁做到了。對照於某些同樣被爆抄襲論文確定的政治人物,至今仍沒有對自己的錯誤負責、認錯 ,給下一代「有錯也要硬拗到底」的反面教育,高下立判。

其實,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有沒有「羞恥心」。今天的社會,笑貧不笑娼,利益讓人薰心,儘管大家仍會感到羞恥,但是越來越多人在做羞恥的事。從網路或電視上觀察,有些人明明已逾越了社會的主流規範、讓自己陷入了尷尬的處境,甚至復刻古諺說的「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一付恬不知恥。

西方心理治療師「貝爾」寫了一本書討論羞恥心,書中認為「因為丟臉的界線被打破,突然之間就變得習以為常了。」這是說人們若漸漸習慣羞恥的行為,它對於我們和社會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小。「這年頭,真的,要臉的活得比較辛苦」。所幸,從李眉蓁論文事件上我們也看到了一種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