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農村再生近年營造成果 集結成輯

「農村再生計畫」推動已逾十年,高市府為凝結農村近五年的營造成果,近日於承風書店舉辦「二○二三高雄農村再生社區成果輯發表會」,藉此邀請農村水保署及及高雄市農村再生社區一同見證高雄農村的發展,探討社區經營理念與凝聚發展共識,一起往宜居宜業宜遊的農村莊園邁進。(見圖)

高市府今(廿三)日說明,推動農村再生政策的成果近年來備受肯定,一一○年永安區新港社區獲得全台且六都唯一的「金牌農村」,為了扶植在地青年,社區青年自主成立安青班,目前人數已從初期四人增至七十二人,成長十八倍,再透過青年創意打造社區的年度節慶活動「尻海風、後浪市集」,讓社區老、中、青共同合作,每年創造近萬人參與,並在農業局輔導下創立品牌「永安新港鮮物」,也連續四年獲選農村水保署「農村好物」,更從獲利中提撥盈餘回饋社區,三年高達約三百萬元,獲得金牌農村後,新港社區變擔任起高雄領頭羊的腳色,帶領高雄社區一起成長、前進。同樣獲獎無數的是旗山區糖廠社,一一○年獲得金牌農村競賽優等獎,一一一年曾渝媗執行長再榮獲農村領航獎的個人獎項,近期更跨界與上櫃公司振宇五金行合作,透過換裝LED燈具、省水器、充電電池等,讓淨零減碳再升級;糖廠社區致力成為在地民眾的第二個家,除了積極推動綠色照顧,在農村再生計畫及農業局輔導下,成立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成為在地農特產及文創商品的集散地,也是推動高雄一日農夫農村旅遊的重要入口,除了創造青年返鄉就業外,也將營餘20%回饋至老人照顧,打造青銀共榮的環境。

然而農村要永續發展,就必需扶植在地產業,六龜區新發社區因八八風災受到重創,曾經的茶產業也因此沒落,高市府農業局透過農村再生計畫,輔導將產業重心轉往台灣獨有的山茶產業,也與當地新發國小合作,將茶藝知識納入課綱,培訓小小茶藝師,再於一一一年辦理第一屆山茶評鑑及山茶文化季,廣邀當地茶農與產官學界共同參與,凝聚社區產業共識與打響山茶產業知名度,朝著台灣精品茶邁進;透過高市府與社區共同努力,新發社區的山茶產業逐漸打響名號,社區督導潘怡禎也於一一一年榮獲「農村領航獎」殊榮,再於一一二年將六龜山茶送至國外參賽,榮獲比利時ITI國際評鑑風味最高評價三星獎。

農業局也持續透過根留農村計畫,導入青年創意為農村創造新契機,如旗山區圓富社區運用近年流行的咖啡產業,為社區阿嬤開設全台最老的咖啡館隘堤(eighty)咖啡,讓社區長輩找回自信與生活重心,再整合了鄰近社區推動「山澗八里」旅遊路線,導入人潮讓社區逐漸活絡,美濃區瀰濃社區透過青年返鄉活化百年水圳,打造「美濃水圳漫旅藝術節」,每年帶動約三萬人次的造訪,近年更跨界與日本職人合作,匯集了一百二十家台日品牌,打造成為旗美假日必訪的市集。

農業局張清榮局長表示,「宜居、宜業、宜遊」是高雄市發展農村的核心理念,並將打造高雄農再社區成為農村莊園經濟,高雄市將持續與農村水保署推動各項政策,協助農村再生社區進行相關業務,期待透過這次成果輯發表會,讓更多人認識高雄農村的魅力,也期待將更多的人潮帶進高雄一日農夫,體驗農村的樂趣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