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長庚多元高端治療肺癌 推達文西肺臟手術

肺癌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榜首,診斷期別與存活率有很高的關聯性,第1期肺癌5年存活率高達9成,第4期肺癌則只剩下1成。然早中期肺癌無特定症狀,往往是健檢或其他原因才發現,而且經常已來到晚期,成為肺癌病人的困境。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醫師陳聿分享近期個案,並提醒菸齡超過40年是高危險族群,「早期篩檢、及時治療」是現階段肺癌防治的重要目標。

一名60歲男性,在外院因跌倒檢查照X光時意外發現肺部疑似有腫瘤,追蹤肺部電腦斷層病兆已有2.5公分,陳聿高度懷疑為早期肺癌,評估手術符合健保給付的條件,在診間和病患詳盡討論傳統胸腔鏡微創手術與達文西手術的優缺點,決定執行達文西肺葉切除合併局部淋巴結廓清手術,術後恢復良好,診斷期別為第一期肺癌,所幸發現時間早,完成治療手術後只要維持每年固定時間追蹤即可。

高雄長庚外科部副部長呂宏益表示,衛福部自民國111年將肺癌篩檢列為第5癌篩檢,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族群可接受2年1次的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這項檢查可在臨床症狀出現前即有效地偵測早期肺結節與肺腫瘤,經胸腔外科醫師專業評估過後,針對高風險族群或高度懷疑肺癌的病灶,安排後續的診斷處置或手術治療。

高雄長庚副院長林志哲說明,高長專精傳統開胸手術或胸腔鏡手術外,高端達文西手術已經成為外科醫師的新選擇,高長今年引進第三台最高規格的達文西,希望能幫助病人接受最高端的手術治療,達到手術低風險和恢復高效率的目標。

傳統開胸手術傷口大,需鋸斷、撐開肋骨,術後疼痛度高、住院與復原時間長、照護不易;微創胸腔鏡雖然透過縮小傷口減少對人體的創傷,但體內操作卻因手術器械設計以及需由他人配合操作鏡頭而穩定性較低,有其侷限性。陳聿表示,達文西手術結合開胸手術的靈活度及胸腔鏡手術的微創特色,可以降低手術風險、術後疼痛及縮短復原時間,達文西肺臟切除手術後約3至5天即可出院,隔週即可重返職場,這也是病人選擇達文西手術的主要原因。

↑圖說:接受達文西肺臟手術的病友(左三)現身當見證人。(圖片來源: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提供)

更多品觀點報導
南北差距大死亡率達26.4%,專家籲正視產業高汙染
陳佩琪想退休 柯文哲喊「不行」!網抱不平:十年扛房貸養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