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電影節推出口述影像 視障朋友「聽」《莎莉》《BIG》受感動

魏德聖導演出席高雄電影節《BIG》的「口述影像共融場」。(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魏德聖導演出席高雄電影節《BIG》的「口述影像共融場」。(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記者許瑞麟報導/2024高雄電影節推出「口述影像共融場」,29日在高雄內惟藝術中心放映練建宏導演的《莎莉》及魏德聖導演的《BIG》,讓視障朋友們能夠透過耳機同步收聽口述影像,與其他觀眾一起體驗電影,今年更有視障朋友攜帶導盲犬進入影院,2位導演也接力分享拍攝的幕後故事。

練建宏導演分享,《莎莉》劇本是在2018年創作,靈感來自於新聞報導中各種詐騙案件,特別是許多女性因愛情詐騙而向交友軟體上認識的男性匯款,直到2022年電影拍攝完成,故事從詐騙事件轉為個人成長之旅,「遇到女主演劉品言後,我的電影女主角惠君隨即加入了品言的經驗和情感。再加上她的法文非常流利,特別將法國男友的甜言蜜語『My darling』改成法語『Mon poussin(意為我的小雞)』,剛好呼應惠君的養雞工作。」

練建宏導演相當開心《莎莉》能與視障朋友分享。(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練建宏導演相當開心《莎莉》能與視障朋友分享。(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練建宏導演更分享親身遭遇「愛情詐騙」的經歷,有次在WhatsApp上,他遇到一名自稱在阿拉伯海工作的人,他於是以「麗麗」的身分進行田野調查,「對方進展太慢,我便問他是否願意和我結婚,最終他決定來台灣見面,並向我索要金錢。」當被問及為何想將《莎莉》製作成「口述影像」版時,他表示希望透過電影認識更多人,傳遞更多善意,並強調製作團隊一開始就為視障朋友留了預算,願意盡力付出。

導演魏德聖則分享,《BIG》是在「台灣三部曲」計畫中止、內心低潮時完成的。影片以816病房的病孩為背景,雖然片中有描述醫療過程,但為了減少兒童的恐懼,他選擇用動畫展現孩子們對抗病魔的戰鬥。談及子女手術,魏導稱:「我的小孩曾患中耳炎,在手術室看著他被麻醉時,我不禁驚慌,不知道是否會永別。」他在拍攝《BIG》時更深刻體悟到病童的堅韌,「每個孩子都渴望生存,他們是生命力最旺盛的存在。」

現場有觀眾帶著導盲犬。(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現場有觀眾帶著導盲犬。(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高雄電影節推出「口述影像共融場」,讓視障朋友們能夠透過耳機同步收聽口述影像。(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高雄電影節推出「口述影像共融場」,讓視障朋友們能夠透過耳機同步收聽口述影像。(圖/高雄電影節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娛樂記者 許瑞麟/台北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接收每日重點新聞通知

觀看更多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