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中華五福圓環改造 免再繞彎過馬路

位於高雄市區中華五福圓環歷經改造,已開放機車、行人與自行車直行,路權團體建議將外環停車空間設置人行道實體阻隔,降低進出停車場車速,加強安全性。(任義宇攝)
位於高雄市區中華五福圓環歷經改造,已開放機車、行人與自行車直行,路權團體建議將外環停車空間設置人行道實體阻隔,降低進出停車場車速,加強安全性。(任義宇攝)

高雄市中華五福圓環近年針對交通車流不斷優化改造,除已開放汽機車直行外,也規畫讓行人、自行車都能順利直行、不再繞駛,但原外環區域僅有進出停車場使用,有路權團體建議,進出停車場動線能加強實體阻隔,以保護停車場內車輛、民眾安全。

高雄市工務局指出,過去機慢車及右轉車輛須繞行中華五福圓環,為簡化路口並改善通行動線,先前已完成調整,開放機車也能直行,並將左、右轉空間全部拉至圓環中心,以十字路口方式處理,而外環區域則保留停車空間,僅提供停車車輛進出使用。

圓環經改造後,工務局將圓環內側原有槽化線區域轉化成人行空間,並由交通局調整相關標線、標誌及號誌,讓行人與自行車也可依行穿線與自行車穿越道線直接通行環內實體槽化人行道,縮短步行距離,獲周邊居民及學生好評。

對於中華五福圓環改造,高雄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表示,中山民生圓環同樣利用原有外環空間作為停車空間,但進出動線設有實體人行道,車輛進出一定會注意行人動向,但中華五福圓環目前僅用標線區隔,可能造成夜間視線不佳、有碰撞的風險,建議比照辦理提升安全性。

高雄市議員張博洋也建議,雖然中華五福圓環已設有實體路緣做人車分流,但該路口車流量大,建議增設圍欄保護行人安全,且外環也已作為停車用途,鋪設實體人行道不僅能減緩車速,也能加強串聯圓環與周邊百貨與中央公園。

高市工務局表示,人行道圍欄會邀集相關單位評估辦理;交通局則針對進出外環停車動線回應,會再協同工務局研議,如何以各項實體設施減少過境車流進入外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