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外送平台條例」三讀 挨批「不滿意但先求有」

台灣外送業發展蓬勃,外送員與消費者權益卻難有保障,時有所聞外送員串聯抗議,除基本薪資問題,更引發搶快趕單與疲勞駕駛問題。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外送業發展蓬勃,外送員與消費者權益卻難有保障,時有所聞外送員串聯抗議,除基本薪資問題,更引發搶快趕單與疲勞駕駛問題。資料照。廖瑞祥攝


台灣外送業發展蓬勃,外送員與消費者權益卻難有保障,時有所聞外送員串聯抗議,除基本薪資問題,更引發搶快趕單與疲勞駕駛問題;高雄市日前三讀通過《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涵蓋外送員之契約、保險、職災、衛生管理、交通事故等,遭質疑力道不足、還有努力空間,挨批是「不滿意但先求有的版本」。

高市府制定《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經平台業者、外送員、工會代表、專家學者、議員及市府相關單位數次研商,於日前三讀通過;20個條例規範內容涵蓋職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費者權益及第三人準用等多面向,希望提升對外送員的權益保障。

對此,外送員林先生表示,《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僅規範平台業者與外送員成立外送訂單前,應揭露每筆訂單報酬的計價方式,但平台單方面任意調整報酬問題仍無解,對於外送員爭取合理薪資沒有直接幫助,至於交通事故,有許多外送員還是會自掏腰包投保超額責任險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高市議員張博洋指出,條例規範事項有限,由於外送平台是新的經濟型態,尤其是爭議已久的外送員到底是「雇傭」還是「承攬」關係?一直沒有明確定義與規範,因此希望中央訂專法,盼跳脫承攬、僱傭之二分法,來更保障外送員的權益。

高市議員白喬茵認為,這次修法針對相關保險、外送員跟平台的契約、交通安全、薪資計算的規範跨出了小小的一步,但仍不盡完美,力道也不太夠,像是外送員頻繁車禍該如何改善?外送過程食品安全如何落實?條例應提出更完整的薪資計算公式保障,落實平台協助外送員加保,尤其未來兩大平台合併後該如何因應,這些都還略顯不足。

長期關注公共議題的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理事長林于凱則直批,高雄通過《外送平台管理自治條例》,對外送員來說,是期待已久,雖不滿意但先求有的版本,尤其本來就應該有的勞工權益保障,卻在等候多時才總算通過。

林于凱指出,條文雖也規範服務契約內需強制業者對外送員提供意外傷害險,但因為非屬營業用第三責任險,如果外送途中發生車禍,仍無法理賠對方財損及受傷費用。

他認為,整體來說此次自治條例訂定,對勞工權益仍未提供足夠保障,不過總是跨出一步,對於廣大的外送員來說,更希望的是全國一體適用的中央母法,否則高雄送單到屏東,還適用高雄外送平台自治條例嗎?

更多太報報導
獨家/離奇!30歲男「塑膠袋套頭」陳屍租屋處 疑窒息式性愛死亡
尷尬了!才說治安好馬上查到槍 高雄民宅破獲槍毒集團
獨家/被審計抓包「欠稅吊牌車趴趴走」 高雄市庫少千餘萬稅捐處不認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