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 盤花公園動土 兼顧永續及客家文化

高雄市長陳其邁(持香者)3日到三民區盤花公園參加動土儀式,圖為他與民代共同上香祈福,民代手持盤花祭拜。(林瑞益攝)
高雄市長陳其邁(持香者)3日到三民區盤花公園參加動土儀式,圖為他與民代共同上香祈福,民代手持盤花祭拜。(林瑞益攝)

高雄市盤花公園3日舉行動土典禮,高雄市長陳其邁與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帶領眾人上香祭拜、祈求工程順利。此公園將朝2050年淨零碳排及環境永續發展目標邁進,並改善原三民一號公園土壤嚴重鹽化問題。

在南部六堆客家庄,供奉盤花是一項獨特傳統儀式。每天清晨,婦女們前往家中花園,採摘各種花朵如含笑花、夜合花、玉蘭花和新丁花等,將這些花朵清洗過後,巧妙地層疊在圓形塑膠淺盤中,用來向土地伯公、祖先或神明等神靈祈禱。

盤花所使用的花材均來自客家庄的家庭花園,體現他們對祖先和神靈的虔誠信仰,同時凸顯就地取材的智慧和樸素勤儉的民族性格。

此盤花公園的設計也落實節能減碳,減少既有水泥鋪面為綠地,增加土地透水性及有效緩解都市暖化問題。同時,公園內廣泛種植代表客家文化的九香及各式植栽,園區下方特別設置雨撲滿,用以儲存雨水、灌溉植栽,降低碳排放,並為可能的乾旱做準備。

陳其邁表示,盤花公園緊臨愛河畔,是以發揚客家盤花精神為目標,輔以永續淨零為目標所打造的休閒場域。他感謝中央支持,8600萬元的預算中市府約投入1300萬元,其他都是中央補助。陳其邁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一起營造具特色與活力的客家環境,帶動地方繁榮。

除公園外,陳其邁也提到河堤社區水溝跟地面落差太大,隔絕鄰近兩區域,將對此有一個水域再造計畫,增加客家文化園區與河堤社區的親水性。此構想將由高雄市政府水利局規畫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