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風險族護心 該定期測脈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中風)居第 4位,平均約每 5小時就有 1人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林口長庚醫院昨( 4)日表示,研發口服新藥可降低心房顫動治療及腦中風與腦出血的發生率,惟提醒風險族群護心也要自我檢測脈搏。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詹益欣表示,心房顫動是心房內不規則電氣活動,使心跳又快又亂,有些會出現心悸、暈眩、胸痛等症狀,但有些甚至根本感覺不到任何症狀。一旦血液在心房內因流速減緩或滯留形成血栓,流到腦部造成阻塞,即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在國人十大死因中,腦血管疾病居第 4位,其中缺血性腦中風就占了 7成,約每 6位腦中風患者,就有 1人是因心房顫動引起,約每 5小時就有 1人因為心房顫動而引發中風。以心房顫動盛行率約 1%-2%推估,在台超過 23萬∼ 46萬名患者。
詹益欣表示,防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以往多使用傳統抗凝血藥物 Warfarin,但副作用容易增加出血風險,亞洲人不但出血風險較西方人可多出 4倍之多,且一旦發生腦出血副作用,死亡率可達 50%。
林口長庚心臟內科團隊和長庚大學史麗珠教授分析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 Dabigatran可顯著減少 29%缺血性中風發生率、 35%住院性大出血發生率及 56%顱內出血發生率。而另一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 Rivaroxaban則可顯著減少 43%缺血性中風發生率以及 70%顱內出血發生率發生。
另長庚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