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糖友照護 應適度放鬆血糖目標

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2021年共奪走超過1.1萬條人命。在高齡社會之下,老年糖友應追求個人化治療目標。專家指出,民眾若患有癌症等疾病,預期壽命已不多,此時太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會提升低血糖風險,尤其一些糖友年事已高,有時反而希望他們吃胖一點,跌倒時較不容易骨折,糖友有需要時,最好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照護方式。

「年紀越大、預期壽命越短、併發症越多、整體狀況越差,反而更要適度放鬆糖友的血糖目標」。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李弘元表示,高齡糖尿病照護大不同,病患的血糖管理標準、治療目標,應該依據罹病時間、預期壽命、低血糖風險、共病與併發症狀況、整體身體狀況及支持體系等決定。

李弘元說,當患者已因癌症等疾病,預期壽命有限,或已有多種併發症,此時太過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升低血糖風險,無助生活品質。另在體重控制方面,一般希望65歲以下糖友積極控制體重,但面對高齡糖友,特別是75歲以上者,標準也會適度放鬆,若年事已高,胃口變差時,有時還希望他們吃胖一點,如此一來,跌倒時反而不容易骨折。

此外,高齡糖友有吞嚥困難、吃東西很慢,牙口不好、沒有辦法在合理時間內吃到足夠營養,可選用罐裝營養品補充,但李弘元提醒,若明明三餐吃得很好,飯後還特意來一罐營養品,就可能讓熱量爆表、碳水化合物攝取過量,對血糖跟體重的控制反而不利,患者應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再訂定個人化治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