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變美變亮了! 花蓮20社區營造成果大驚豔

樂合社區把150年荒廢祖先破屋,以「原祀概念館」方式整修美化。(圖:花蓮縣政府與綠奇團隊提供)
樂合社區把150年荒廢祖先破屋,以「原祀概念館」方式整修美化。(圖:花蓮縣政府與綠奇團隊提供)

花蓮縣府連續8年舉辦社區空間營造擂台賽,共有20個社區參與,其中,樂合社區和泰林社區不約而同把原本被居民比喻為「鬼屋」的廢棄房舍,就地取材,變身美容,廢墟成為社區亮點,居民大為驚豔。縣長徐榛蔚在成果發表會中肯定今年新增的「維護管理績優獎」,因為建設容易、維護管理很難,能夠一年365天默默守護社區,非常不容易。(劉敏娟報導)

花蓮縣府社區營造成果發表會熱鬧有趣。(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府社區營造成果發表會熱鬧有趣。(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府建設處處長鄧子榆說明:花蓮縣府舉辦的「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行之多年,縣府培訓出社區規劃師,再由社規師輔導社區,提出空間營造或產業優化計畫,由社區居民親自執行,計畫執行後,採取嘉年華形式的成果發表會,評比出優勝、佳作社區,並讓社區相互交流取經,每一年的成果發表,大家卯足全力展現特色,並爭取最佳人氣獎的加碼獎金。

位在玉里鎮的樂合社區和泰林社區今年不約而同,都是把被部落居民視為「鬼屋」的地方變美變亮了。

「樂合社區主要道路旁一荒廢破屋是150年前海線阿美族人移居到此的祖址,為kakopa家族原居住地,社區中最先祭祀祖先的祭儀便是由kakopa氏族開始,這裡有一顆大樹,曾經有祖先在樹上輕生,加上房屋破舊不堪,周圍環境髒亂,我們先拆掉屋頂,讓房屋明亮,再就地取材,修整的樹枝木頭雕刻成藝術品做裝置,也移除地面垃圾,綠美化周圍環境,以減法設計來保留原地樣貌,保存歷史記憶,以『原祀概念館』方式來留下kakopa祖址祭祀文化與住民遷移歷史。空間改善後,部落民眾都非常開心。」

泰林社區也是把雜草叢生、被稱為鬼屋的老屋大幅整修美化,未來將成為社區市集空間。

泰林社區居民合力改造老屋環境,獲得優勝獎。(圖:花蓮縣政府與綠奇團隊提供)
泰林社區居民合力改造老屋環境,獲得優勝獎。(圖:花蓮縣政府與綠奇團隊提供)

為了讓社區營造的成果分享推廣,縣長徐榛蔚指示今年可以結合鯉魚潭健走活動,讓更多人參與,果然,吸引老少遊客們到社區攤位拍照打卡,現場熱鬧滾滾。

縣長徐榛蔚指出,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經過近幾年的持續運作,累積出十分豐厚的執行成效,感謝社規師對於地方的溝通與傾聽,讓每一個社區都能融入在地的DNA,展現花蓮各社區的獨特性。今年度許多閒置空間被重新活化,讓公眾都能來使用,縣府也持續協助地方鄉親打造符合需求的場域,進一步促進社區產業的價值升級與優化。

縣長特別肯定今年新增的「維管績優社區」獎項。「因為建設容易,但維管很難,能夠一年365天維護,確實非常不容易。」

七個社區獲頒「維管績優獎」。(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七個社區獲頒「維管績優獎」。(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花蓮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表示,『111年度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辦理社區空間營造競賽,今年有包括新城、加灣、樹林腳、初英山、干城、鯉魚潭、壽豐、溪口、米棧、山興、水璉、加里洞、大興、砂荖、平森永續、法淖、馬立雲、德武、泰林、樂合等20處社區參與執行21項計畫,其中又區分為老手組12個社區,和新手組8個社區。「社區夥伴在社規師的輔導陪伴下,提出對自己社區改善的想法,如何讓自己的環境變得更好,最後落實出成果並展現出來,其實過程是最重要的,因為大家凝聚了共識,為社區的美好而持續努力。」

鯉魚潭社區成立志工隊,積極推動果皮酵素洗潔劑製作,降低人為化學物品對水質環境的破壞和汙染,參加優化產業類別競賽。(圖:花蓮縣政府與綠奇團隊提供)
鯉魚潭社區成立志工隊,積極推動果皮酵素洗潔劑製作,降低人為化學物品對水質環境的破壞和汙染,參加優化產業類別競賽。(圖:花蓮縣政府與綠奇團隊提供)

空間營造類老手組優勝獎由溪口、加里洞社區獲得,佳作獎由壽農、米棧、德武、樂合社區獲得;新手組優勝獎由新城村、山興、泰林社區獲得,佳作獎則由樹林腳、鯉魚潭、大興、法淖、馬立雲社區獲得。維管績優獎類洄瀾好地方組別由榕樹、碧雲莊、民生、干城、月眉、光榮、水璉社區奪得。最佳人氣獎分別由北區干城社區及南區樂合社區獲得。最佳教練獎,即年度優勝社區之陪伴社規師則由李玟慧、謝浩偉、李玉蘭、張慧芬、王維俊、盧俊翰、李美玲、張祺鑫、李巧韻、曾慧玉等人獲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