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青海非遺特展中秋聯歡 高雄佛館獻演

熱貢唐卡傳承人扎西尖措正在繪製唐卡。2009年,唐卡與堆繡、泥塑等以「熱貢藝術」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熱貢唐卡傳承人扎西尖措正在繪製唐卡。2009年,唐卡與堆繡、泥塑等以「熱貢藝術」之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記者鄭松維∕高雄報導
「魅力青海〜青海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正在佛陀紀念館盛大展出,期間接連舉辦河湟刺繡香包體驗、皮影體驗講座等周邊活動,場場額滿,連同展覽一樣廣受好評。欣逢中秋佳節將屆,主辦單位訂於9月29日至10月1日三天連假期間,每天都安排青海傳承人在本館一樓大堂演示堆繡、土族盤繡、剪紙、唐卡、銀銅器及鎏金技藝等臺灣罕見的傳統技藝;並在禮敬大廳每天進行三場快閃演出,帶來「花兒」演唱、藏戲歌舞、藏族扎木聶彈唱、熱巴舞、安多則柔、白嘎爾表演唱等豐富節目,精彩可期。
青海,位於青(康)藏高原,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的「三江之源」,是中華文明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源頭地區之一。別具特色的自然環境,多元的民族風情,發展出青海精彩的民俗藝術與傳統技藝,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超過3,000項。展覽展出多項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統技藝精品,其中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名錄的民歌花兒及黃南藏戲,為本次快閃表演的重點節目,充滿青海特有的民藝民風民俗。

黃南藏戲,這是一種流行於青海黃南地區的藏族戲曲統稱。2009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黃南藏戲,這是一種流行於青海黃南地區的藏族戲曲統稱。2009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黃南藏戲,這是一種流行於青海黃南地區的藏族戲曲統稱。2009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圖片提供∕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活動由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主辦。公益展覽,免費入場。9月29日下午將舉辦由大陸非遺專家田青教授以「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色與欣賞」為題所主講的文化講座;9月30日下午舉辦「土族盤繡〜繡片製作體驗工作坊」,免費參加,活動詳情及報名見官網:cichm.hanwei-hanya.com或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臉書粉專。電話:(02)2706-0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