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貨不新鮮 吃了全身起紅疹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一對年約50歲夫妻到魚市場買魚肉回家煮魚湯,未料喝完湯後半小時竟全身起紅疹,出現頭暈、頭痛、腹瀉、心悸等症狀,緊急赴急診就醫,經尿液和血液檢測,發現夫妻體內組織胺代謝物濃度逾正常值百倍之多,研判可能是吃了不新鮮魚貨導致組織胺中毒。 專家提醒,組織胺中毒常發生在保存不良、腐敗的鮪魚、鯖魚、鰹魚等鯖科魚類,秋刀魚、沙丁魚、鬼頭刀、虱目魚等非鯖科洄游魚類也會發生,民眾若吃下肚這些含有高量組織胺的魚肉就可能造成組織胺中毒。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主任蔡永祥指出,新鮮魚肉中組織胺含量通常在10ppm以下,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指出,魚肉內組織胺含量若達500ppm以上就可能引發中毒。 台中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毛彥喬表示,組織胺中毒是一種類似過敏的食物中毒,由於這對夫妻同時產生不適症狀,非單一個案,因此研判可能是食用了有毒物質產生的中毒現象,後來經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約6小時症狀就獲得緩解。 毛彥喬說,一般來說,組織胺中毒約20、30分鐘至1小時就會出現嘴麻、頭暈、頭痛、心悸、全身紅疹等症狀,經尿液、糞便或呼氣,一天內約可代謝掉7、8成的組織胺,但嚴重也恐出現過敏性休克,建議仍應盡速就醫。 另外,毛彥喬提醒,會引起組織胺中毒的魚類,從外觀和氣味上很難察覺異樣,加上組織胺耐熱,不容易透過加熱烹煮去除,防範之道就是應挑選新鮮的魚貨。 蔡永祥建議,民眾挑選鯖科魚類或秋刀魚、沙丁魚、鬼頭刀、虱目魚等發生組織胺中毒風險性較高的魚貨時,應選擇衛生條件較好的魚販,選購時應注意魚鱗是否晶亮、魚眼精是否混濁;未食用的魚貨應放置在冷凍庫,才能降低細菌滋生、組織胺中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