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骨化為仙鶴 就地取材回味馬祖漁村童年

(中央社記者邱筠連江縣25日電)為了傳承漁業文化的歷史記憶,北竿鄉橋仔社區發展協會舉辦體驗白帶魚骨製作仙鶴的技藝工作坊,一隻隻魚骨製成的仙鶴佇立紙上,帶領村民回味漁村童年。

鰓蓋兩側成為翅膀、腮邊骨做脖子、鰓蓋骨有腳跟尾巴、白帶魚頭骨組成鳥頭與鳥喙。橋仔村民邱靜智利用10根白帶魚骨做出白鶴,重現早期馬祖漁家人的傳統技藝。

馬祖地區早年盛產白帶魚,漁民就地取材,以白帶魚頭10根魚骨,可依骨頭形狀、魚骨膠質拼裝成鶴,以繩懸掛家中。在物資不便的年代,由父傳子、祖傳孫,成為代代相傳的漁家童年玩具,因現代玩具變多,技藝逐漸消失。

利用白帶魚做鶴的手藝,橋仔人吳鴻官表示是50歲以上漁家孩子的回憶。居民陳蘭興則分享,魚骨仙鶴過去就是漁村版的「鋼彈模型」,也帶著兒子陳湘庭共同體驗。

地區少數繼續傳承手藝的村民邱靜智,7年前因釣到大隻白帶魚,想起從小看父親利用白帶魚頭做出鶴的形狀,因而動手溫習舊時傳承自父親的技藝。

邱靜智表示,過去到白帶魚的季節,漁民將大體型的白帶魚留下,組裝成鶴,早期盛捕的白帶魚多半三指到五指幅寬,現在的白帶魚體型僅兩指到三指幅,所以組裝更為精細困難。

橋仔早年漁業興旺,曾是北竿鄉商業的轉口港,隨著漁業沒落,村內人口外移,傳統技法逐漸凋零。為了傳承漁村的傳統,橋仔社區發展協會舉辦「海的記憶」傳藝工作坊,村長陳麗君邀請村民共同製作魚骨,將漁村重要且難得的手藝向下傳承與保存,重溫橋仔的漁村文化。(編輯:張銘坤)1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