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行動計畫 海科館徵求鱟保母學校報名

【記者 黃日郎/基隆 報導】今(6月20)日為國際鱟保育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為保育與守護數量急遽減少的鱟,所展開的「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行動計畫」今年已經邁入第4年,為了讓更多學校和師生有機會參與這項公民科學行動計畫,共同守護與了解鱟的一生,珍視與保育這個同時也在守護人類且急需保育和瀕臨絕種的物種。今(113)年「2024鱟保母學校」認養計畫,將自即日起至7月31日開放有意參加的學校報名,今年預計徵求10所學校。

海科館說明,「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行動計畫」,透過環境部與財團法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的補助,以公民科學的教育行動結合國高中小學的合作,從2020年15個班級359人參與到去2023年為止,共有76個班級超過3000人次的參與小鱟復育照顧工作,三年來共放流了超過2500隻的小鱟,海科館如今已成為臺灣本島北部重要鱟保育復育中心,積極推動鱟保育行動教育,也讓更多的民眾重新了解與認識鱟,這曾經是臺灣西部海岸的居民拿來作為生活日常用品的「鱟杓」,以及現在被稱為「藍金」的鱟,與人類存在著緊密的關係。

俗語說『六月鱟,扒上炤』其實是指過完端午,海岸邊會有成雙成對的夫妻魚(鱟)上岸來產卵,此時最容易被捉成為餐桌上的食物;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物種存續委員會(SSC)鱟專家小組常在六月展開國際研討會交流資訊,因此2019年一些與會的國家擬定了每年6月20日為國際鱟日(International Horseshoe Crab Day),呼籲加強政策制定和執行,加強科學調查研究與管理,恢復自然種群並保護其重要棲息地,並促進公眾和多方參與鱟保護。海科館自此也以不同的方式為鱟發聲,在FB直播『鱟八問』、『鱟今天ㄔ甚麼』,以及以「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行動計畫」深入校園,三年來的鱟保母學學校的執行及小鱟放流的影片也讓更多人看到為鱟守護的努力,以及鱟的一生和成長及面臨的困境和人類應有的作為。

今年620國際鱟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再度偕同財團法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及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共同邀請想成為鱟保母的學校報名「2024鱟知鱟學海洋公民科學行動計畫」,一起守鱟幸福,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希望有更多沒有接觸過這項計畫的學校有機會參與,認識經歷五次生物大滅絕殘存者之一的生物-鱟,共同探索鱟的特性,了解牠為何消失在臺灣西海岸的現況,同時保護這個自古即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種,守護鱟其實也是守護人類的重要使命!「2024鱟保母學校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WEj2V4JC6RwV1ihB7)。(照片海科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