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松濕地步道升級完成 生態體驗不定期舉辦

▲鳥松濕地步道升級完成。(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鳥松濕地步道升級完成。(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位於澄清湖大門旁面積約3.8公頃的鳥松溼地,為台灣首座以濕地生態為主題的教育公園,不僅是民眾休憩及觀賞濕地生態的最佳場所,更是到訪澄清湖最佳順遊景點。高市府觀光局今宣佈,鳥松濕地步道升級完成,此次,澄清湖大門入口廣場也完成整建。

高市府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為優化整體澄清湖景區品質,觀光局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自107年起分年分期投入經費約3,000萬陸續更新園區步道及賞鳥設施,去(112)年以交通部觀光署核定經費1,500萬,完成鳥松濕地人行步道更新及澄清湖大門入口廣場整建,透過減量設計,打造低碳永續、友善的旅遊環境。

▲澄清湖入口廣場環境改善空拍照。(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澄清湖入口廣場環境改善空拍照。(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高閔琳說,考量生態保育並兼顧人與環境間的共生互動,以低干擾方式進行鳥松濕地環境優化。過程中,衡酌園區喬木根系發展及濕地生態,園區步道全採用生態廊道的設計,以高架鋼樑施作離地30-50公分的木質棧道,不只增加生物穿越通道空間外,也可讓民眾於濕地林間自由穿梭,確保鳥松濕地自然生態保育風貌。

高雄市野鳥學會理事長莊清富表示,這種設計方式常見於國家公園生態敏感區、野生動物保護區等環境,高架的木棧道或浮橋有利於野生動物的穿越和遷移,對環境的衝擊性低,又增加民眾與自然的親近。

▲高雄市野鳥協會不定期舉辦水稻收割體驗活動。(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高雄市野鳥協會不定期舉辦水稻收割體驗活動。(圖/高市府觀光局提供)

除完成濕地人行步道,澄清湖大門入口廣場環境也透過減量設計方式進行改善,將既有硬舖面、綠雕、水景等老舊設施汰除減量;另以中央水舞噴泉及澄清湖大門牌樓為視覺主軸,創造出對稱、流線及通透的廣場空間,同時採用鋪面分割設計,以不同植栽色調搭配,提昇大門入口整體空間質感。

觀光局補充,目前鳥松濕地委由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管理,不定期舉辦環境講座、戶外解說、水稻收割體驗等生態教育相關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體驗。有關鳥松濕地更多活動相關資訊,可上高雄旅遊網及「鳥松濕地粉絲團」Facebook社團查詢。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鎮港園社區大學攜手教育夥伴推展「紙芝居」創作在地故事
大寮國中破創校紀錄!國中會考5A五狀元
超粉運動盛會來了!夢時代「粉紅派對」6/15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