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 感受自然旋律獨特魅力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鳴蟲自古以來便與人類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從中發展出的文化、知識與技藝也極具傳承價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合作,即日起至明年5月11日在臺博館推出「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精選豐富標本與文物,並結合深入淺出的科學知識,盼從藝術、生物學及保育層面,向國人介紹鳴蟲文化及生態現況。
臺博館秋季新展「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由國立臺灣大學知名昆蟲學者楊平世擔任策展人,聚焦蟬、螽蟴、蟋蟀3類鳴蟬,從大眾熟悉的「鳴蟲的相關故事」談起,接續介紹「鳴蟲的詩詞」、「鳴蟲的文化與藝術」、「鳴蟲的生物學」,最後以「鳴蟲的保育」收尾,共規劃5大單元主題,精選232件鳴蟲標本及策展人楊平世收藏的鳴蟲文物,邀請民眾深入探索、感受自然旋律與鳴蟲文物交織的獨特魅力,並於今(24)日舉辦開幕典禮,由館長洪世佑、策展人楊平世等人出席。
「鳴蟲的相關故事」首先以4篇大眾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以及設置翻轉裝置,介紹多句與鳴蟲相關的成語,引領觀眾回想過往童時記憶,例如,《蟬與狐狸》講述「鄰居的不幸會使一個明智的人更有智慧」;「蟬不知雪」有比喻人見聞狹隘淺薄,無法通曉整體全貌之意。「鳴蟲的詩詞」收集多首古代詠蟬、螽蟴、蟋蟀的詩詞,例如,李白《長相思.其一》、杜甫《促織》、孟浩然《秦中感秋寄遠上人》等,並藉由3臺互動式電子裝置,提供民眾翻閱,進一步了解不同鳴蟲在古代分別代表的含意。
「鳴蟲的文化與藝術」陳展多件難得一件的亮點展品,介紹古代中國玩養鳴蟲的歷史極為悠久,衍伸眾多養、玩鳴蟲的蟲具和藝品;其中,「玉唅蟬」為陪葬玉器組中的一件,蘊藏生命「生生不息」的意義,古人認為玉有除凶去害和避邪擋煞的效用,用玉器塞住死者的九竅,可使屍身不腐、精氣長存,進而獲得永生的機會,而此次展出的玉唅蟬,表面呈現沁色和鈣化現象,為典型的「漢八刀」玉蟬;雞心形葫蘆罐是飼養蟈蟈的實用蟲具,展中的「範製富貴有餘銘文雞心形蟈蟈葫蘆罐附木口琥珀雕花高蒙芯」造型典雅端正,銘文清晰深刻,蒙芯用琥珀鏤雕蒼松漢3隻可動的飛鳥,象徵長壽、堅韌不屈,以及遠離官場、推崇自然的志趣;「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顏色及造型極為仿真,竹筍殼皮紋理細膩且層次分明,蟈蟈不僅具有體節和翅脈還附上一對長觸角,作品巧妙搭配自然界常見的鳴蟲和食用植物,隱含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
「鳴蟲的生物學」透過多元的標本、文字、圖像以及聲音,營造大自然環境,並藉由科學角度,帶領民眾認識蟬、螽蟴、蟋蟀3類鳴蟬各自的生活史、形態、發音器、聽器和種類,從而探索鳴蟲的行為和生態價值。最後「鳴蟲的保育」則一一羅列其遭遇的生存困境、棲地流失等,同步整理國家努力完善棲地保育、鼓勵學術研究,以及加強宣導教育,希望特展在引發大眾對鳴蟲興趣時,也能讓國人理解這些鳴蟲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意義和重要性,從藝術和科學,走向生態保育。
「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今(24)日舉辦開幕典禮,由臺博館館長洪世佑、策展人楊平世等人出席。(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精選232件鳴蟲標本及鳴蟲文物,邀請民眾深入探索、感受自然旋律與鳴蟲文物交織的獨特魅力。(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的相關故事」首先以4篇大眾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以及設置翻轉裝置,介紹多句與鳴蟲相關的成語,引領觀眾回想過往童時記憶。(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的詩詞」收集多首古代詠蟬、螽蟴、蟋蟀的詩詞,並藉由3臺互動式電子裝置提供民眾進一步了解不同鳴蟲在古代分別代表的含意。(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展出的玉唅蟬,表面呈現沁色和鈣化現象,為典型的「漢八刀」玉蟬。(記者劉昕翊攝)
展中的「範製富貴有餘銘文雞心形蟈蟈葫蘆罐附木口琥珀雕花高蒙芯」造型典雅端正,銘文清晰深刻。(記者劉昕翊攝)
「紫砂陶燒蟈蟈棲竹筍擺飾」顏色及造型極為仿真,作品巧妙搭配自然界常見的鳴蟲和食用植物,隱含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記者劉昕翊攝)
策展人楊平世向觀展民眾介紹各式養、玩鳴蟲的蟲具和藝品,感受古代中國玩養鳴蟲的悠久歷史。(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文化與科技特展」精選232件鳴蟲標本及鳴蟲文物,讓民眾從觀展中感受自然旋律與鳴蟲文物交織的獨特魅力。(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的生物學」透過多元的標本、文字、圖像以及聲音,營造大自然環境,並藉由科學角度,帶領民眾探索鳴蟲的行為和生態價值。(記者劉昕翊攝)
在「鳴蟲的生物學」中,民眾可嘗試打開互動式裝置,聆聽不同種類的蟬、螽蟴、蟋蟀各自的聲音特色。(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的生物學」營造大自然環境,並藉由科學角度,帶領民眾認識蟬、螽蟴、蟋蟀3類鳴蟬各自的生活史、形態、發音器、聽器和種類。(記者劉昕翊攝)
「鳴蟲的保育」希望在引發大眾對鳴蟲興趣時,也能讓國人理解這些鳴蟲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意義和重要性。(記者劉昕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