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劉揚偉受BBC專訪 談美中關係緊張:做好最壞打算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今天刊出的專訪中說,美中關係漸趨緊張,鴻海須做好最壞打算,但「美國設計、中國製造」的商業模式仍可持續運行。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16日刊出的專訪中說,美中關係漸趨緊張,鴻海須做好最壞打算。(中央社資料照)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 News)16日刊出的專訪中說,美中關係漸趨緊張,鴻海須做好最壞打算。(中央社資料照)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近日接受BBC專訪時,談到鴻海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他指出,即使鴻海把部分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去,電動車依然是公司未來數十年的成長動力。身為智慧型手機iPhone製造商的鴻海正重押電動車領域並重新規劃部分供應鏈,以試圖度過這個新時代。

劉揚偉表示,隨著美中兩國緊張局勢加劇,鴻海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我們希望兩國領導人能把和平與穩定銘記在心」。他還說:「不過,身處一個企業,身為一名執行長,我必須考慮若最壞的情況發生該如何因應?」這些情況可能包括北京當局試圖封鎖台灣,更糟糕的則是入侵台灣。

劉揚偉提到,鴻海已著手進行「營運持續計畫」(BCP),並指出有部分生產線,特別是涉及「國家安全產品」的生產線已從中國轉移至墨西哥和越南。劉揚偉前述所說的產品,可能是鴻海製造的伺服器,這些伺服器主要用於資料中心,其中恐含有敏感情資。

劉揚偉表示,鴻海要結束「美國設計、中國製造」的商業模式還有段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聘請了很多勞工,而中國等大多數國家都希望支持他們的勞工」,中國政府希望像鴻海這樣的企業能繼續經營下去,因為這些企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面對BBC詢問,美中關係日益緊張是否為鴻海的商業模式帶來壓力?劉揚偉回說:「到目前為止嗎?我們還沒看到這種情形。」

鴻海1974年生產電視開關塑膠旋鈕起家,如今已是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年營收達到2000億美元(約新台幣6兆1400億元)。蘋果公司(Apple Inc.)有超過一半的產品出自鴻海之手,從智慧型手機iPhone到電腦iMac;另外,微軟(Microsoft)、索尼(Sony)、戴爾(Dell)及亞馬遜(Amazon)等科技巨擘也都是鴻海的客戶。

但美中關係惡化之際,鴻海發現自身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不僅被夾在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且這兩國恰巧都是讓鴻海發家致富的國家,而鴻海總部位處的台灣,更是美中之間潛在衝突的引爆點。

看更多相關新聞
美中雙方「邊鬥邊談」 郭正亮籲:台灣不要衝過頭成為犧牲品
對布林肯有何期待?陸:美別幻想「從實力地位出發」和中打交道
布林肯將訪中國 美媒:中國不信任美國期望低
習近平會晤「美國朋友」比爾蓋茲 稱中美關係基礎在民間
怎樣才算發展中國家?美國為何要終結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