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危機入市2】入股紫光「與敵共舞」? 業內看好劉揚偉危機入市

劉揚偉曾公開表示,鴻海的半導體布局絕不走回頭路。(本刊資料照)
劉揚偉曾公開表示,鴻海的半導體布局絕不走回頭路。(本刊資料照)

這次鴻海旗下上海上市公司工業富聯(FII)斥資435億元(人民幣98億元)入股有大陸半導體戰狼之稱的紫光集團,擴大半導體布局。外界都很好奇,兩岸半導體已進入高度競爭的情況下,劉揚偉此舉,究竟是危機入市?還是與敵共舞?

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為了布局半導體,近期動作頻頻,從買下竹科旺宏6吋晶圓廠投入第三代半導體開始,持續往封測、IC設計與半導體材料領域發展,就是要持續強化鴻海的半導體功力。

劉揚偉曾公開表示,鴻海的半導體布局絕不走回頭路,也就是不會去布局個人電腦與智慧手機用的半導體,而是圍繞在未來的新產品與新應用,例如電動車與元宇宙。

這次透過子公司工業富聯(FII)入股大陸紫光集團,也讓外界眼睛一亮。由於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曾來台嗆聲,要買下台積電、聯發科,雖然因急速擴張導致負債累累而破產,但依舊是中國半導體國家隊,鴻海入股究竟是與敵人共舞?還是危機入市?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業內人士認為,這次鴻海集團出手,當然是選擇危機入市。畢竟在紫光強勢佈局的封測與快閃半導體兩大領域,較少牽涉到美國管制設備,加上大陸本身市場需求龐大,雙方合作互蒙其利。

此外,鴻海積極布局新能源車,也需要龐大的半導體當後盾。目前鴻海不管在印度、東南亞與竹科的半導體製造投資,都處於初期階段,能夠馬上取得的產能有限,這次FII入股擁有完整半導體供應鏈的紫光集團,仍待國內投審會審核,能否藉此插旗中國重要的半導體廠,進而讓鴻海手上半導體的資源更加完整,仍有待兩岸官方的態度。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鴻海危機入市1】插旗大陸半導體戰狼 鴻海集團入股中國紫光
深圳廠已復工生產 工業富聯:今年聚焦元宇宙、電動車與減碳
劉揚偉深化車用半導體布局 鴻海砸5億投資SiC材料廠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