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的土太黏了 黏得人離不開

因為青年參與社區營造行動獎勵計畫,長者們有了再度聚首話當年的機會。(圖片提供/新北市文化局,新北市文化授權轉載,下同)

圖片提供/新北市文化局

「父親經營窯場,小時候我要上課,照顧弟弟妹妹,還要到窯場幫忙,每天都累得要命,心想以後一定不要嫁給做陶瓷的,認識學土木工程的老公時好開心,心想總算可以擺脫了。誰知才嫁兩年,老公被他大嫂叫回永昌里合夥開窯場。」吳玉琴一邊細細地在紙上畫著幾位小孩搭牛車的景象,一邊嘆著氣說,鶯歌的土實在太黏人了,想離都離不開!

在鶯歌永昌社區發展協會,也是巷弄長照站據點裡,十多位老人家聚精會神地描繪、剪貼、上色,打算合力做一本永昌社區的月曆,每一位繪製的主題都是在窯場工作時,印象最深刻的事。吳玉琴回憶的是,小時候從窯場返家,身心俱疲時遇上牛車,可以搭便車晃晃悠悠不用走路,好開心。

然而,有別於一般社區長者的繪畫水準,隨便一瞧桌上的作品,無論是牛車、房舍、廟宇、佛像、茶器,各個栩栩如生。「做平面月曆,對他們來說太沒挑戰性了,所以我們要做有鏡像效果的立體月曆。」YC 藝術共創實驗室主持人游郁心,拿出之前這群長者們繪製的燈籠照片,並指著張貼在據點牆上的畫作說:「這根本就是職業水準啊,而且好幾位過去都是直接在碗盤、瓶身上繪畫呢!」

將長者的故事記錄下來,鼓勵長者畫當年

永昌社區其實是鶯歌陶瓷業發展重地,極盛時期有上百家窯場,如今也仍保有二十多家。在長照站據點裡的這些長者,多經過窯場的工作歷練,擁有好手藝,隨手就能畫出漂亮的圖案,回憶也多半與窯場有關。在永昌里土生土長的游郁心,師大畢業後卻跑去當領隊。結果,一場疫情把她拉回原本教書的崗位,關注的目光從外面的世界回到了社區。

父親是永昌里里長,為照顧社區中的長輩,在住家旁建置了長照巷弄據點,成為長者聚集交流的地方,游郁心也從小習於和長者打成一片,聆聽許多他們的故事,於是以「永昌耆老畫( 話) 我記憶中的技藝」申請到新北市政府文化局青年參與社區營造行動獎勵計畫,希望將長者的故事記錄下來,傳遞出去,也鼓勵早已退休的長者,再度提起畫筆,畫( 話) 當年。

在家庭即工廠的年代,鶯歌永昌里像吳玉琴一樣,為了養家在窯場辛苦工作的人不計其數,每個人都有故事,也都練就出好手藝,不管是篩土、灌漿、畫瓶、修坯、上釉、貼花等等,樣樣會,樣樣都要做。

土生土長在永昌里的林秋香,更是小學沒畢業就到窯場

工作,連結婚後也一邊餵奶帶小孩,一邊工作,為了趕工,手不敢停,常常手腳並用,用腳踢搖籃車哄小孩睡覺。「那時候最怕下雨要搶坯,不管老闆或工人,只要聽到打雷聲,可能要下西北雨,就會丟下手上的工作衝到戶外,把曬的坯收進室內,不然石膏模或素坯淋到雨,損失會非常大!」林秋香邊回憶,邊將搶坯的場景繪在紙上。

年少時幫堂哥做倒膏、捏偶的林逢源,在窯場結識了太太謝碧蓮,後來自營事業,在家裡搭窯接單,夫妻合力做佛像銷售,直到不敵大陸產品低價傾銷才結束營業。在據點裡,夫妻兩人依然同心協力,一起做月曆,主題自然是佛像。林逢源拿起畫筆,隨意一揮就完成,謝碧蓮則在旁解釋:「以前我們要做模,先生也都直接就捏出佛像模版去灌漿。」對先生技藝高超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

因為青年參與社區營造行動獎勵計畫,長者們有了再度聚首話當年的機會。「我們那個年代沒有童工的問題,每個人都努力打拚啦。」國小畢業就到處在窯場裡打工賺錢的許明玉,後來也和先生合力開工廠,專做老人茶壺。

她說,當年只要肯打拚就有錢賺,只是做窯幾乎都靠手工,很辛苦,但當時生活也單純,工人都很有向心力。同樣年紀很小就在窯場打工的范碧娥,婚後買房定居在永昌里,靠著做包裝、倒膏、注釉、修飾養育四個小孩。范碧娥回憶,孩子還小時,她就揹著他們在「亭仔腳」(即騎樓下)趕工,有時還讓小孩直接睡在放陶瓷的板子上。

游郁心仔細聆聽著、記錄著這些老故事,慢慢描繪出早年永昌里的生活樣態,也喚醒彼此對社區的濃厚情感。請長者到校口述歷史,讓學生更認識家鄉考慮到窯場文化、故事必須傳承,在鶯歌昌福國小教書的游郁心,主動向學校提出到窯場校外教學的計畫,以及請長者到校口述歷史,發表成果,讓學生可以更認識自己生活的地方。此外,她還苦口婆心說服清寶窯、新太源藝術工坊及mao's 樂陶陶等窯場開放學生參觀,讓小朋友了解製陶的過程,「打開窯場」是她一直想做的事。

已經是第四代接手的清寶窯,本身就很有故事。因父親驟然離世,不捨家業後繼無人的陳毅豪,放棄科技業高薪返鄉接手,卻對燒陶完全沒經驗,只能從零開始摸索,到姊夫的窯場學習所有工序及製程,接著才租廠開始生產製作,由母親負責販賣批發。因科技業講求效率的精神,陳毅豪在廠內逐步建立拉坯、注漿、陶版及鏇坯等完整的生產線,靠著效率與品質接到不少代工的單子,租的廠房經過兩度搬遷,如今現址整個空間、流程更加順暢,還增闢了藝術課程教室。

由於很認同游郁心的傳承教育,陳毅豪對於校外教學的配合不遺餘力,不僅將製程貼上注音解說,導覽時更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小朋友印象深刻。而他唸小學六年級的兒子陳宥銘,原本就因耳濡目染喜歡玩土、捏土,學校教育的連結,更燃起他對陶藝的興趣,父子倆一起創作的畫面令人欣慰!

陳毅豪說,他希望大眾可以從生活中感受陶器的美感,也很願意呼應游郁心打開窯場,找回人與陶連結的「親切感」,但苦於人力不足,只能專注於生產,很難開放讓一般民眾參觀。而這個困境,其實已在游郁心的下一步規劃裡,尋求解決之道。

「讓社區長者當導覽志工啊!這些長輩們全是窯場出身,說起陶瓷的製程、永昌里的歷史環境,誰能比他們熟?只要稍微訓練一下導覽方法,絕對能勝任。」游郁心雖以「永昌耆老畫( 話) 我記憶中的技藝」開啟青年參與社區營造獎勵計畫,但她早有後續盤算,並已開始從學校、窯場著手,企圖打破世代隔閡,關懷長者、單親家庭,找回窯場的光輝歲月,凝聚社區的認同感及向心力!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試問Siri與Jarvis的距離有多遠?
一日城市設計家 文博遶境巡禮高雄風華
碳權賭城指南:玩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