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走過50年興衰 拚轉型進攻市場

民國六七十年代,台灣的鶯歌大量出口陶瓷代工,不過因為中國以及越南的低價競爭,逼得他們不得不轉型才能存活下去,像是有的業者專做藝術品,也有的是主攻禮贈品,以及生活用的瓷器。

圖/TVBS
圖/TVBS

台華窯營運長呂家瑋:「這個藝術家他本身是一個油畫畫家,他今年也80幾歲,因為它本身是畫油畫的,所以他就是把油畫技巧,運用到我們瓷器繪畫上面。」

介紹著藝術家的作品,從釉上彩,進階為釉下彩的藝術品,一字排開爭奇鬥艷,彷彿是座美術館,過去從事陶瓷白胚外銷加工,但90年代,面臨中國越南市場的低價競爭,直接被低廉價格取代,也不得不接受轉型的挑戰。

台華窯營運長呂家瑋:「我們也會去說跟台灣知名的藝術家,去做一個聯名合作,利用他們在藝術市場他們的知名度,利用我們的陶瓷技術做結合,同時也是說我們會去跟一些,比較知名的五星級飯店(合作),我們幫他們去做一些,客製的商品這樣子,藉此也來提升我們自己,在整個餐飲界整個藝術界的知名度。」

靠著釉料開發以及開放空間,讓藝術家揮筆創作,以合作的模型,建立藝術陶瓷的禮品生意,因應大眾的喜好,加上住家空間變小,藝術品由大轉小記錄著產業推演,就連營運模式也在改變中。

台華窯營運長呂家瑋:「現在很多實體店面,其實他們的銷售並不如以往,很多他們的營業額必須轉移到說,我們的虛擬店面上面去,甚至說可能也必須去跟一些網路上,知名的網紅什麼的話去做一個結合。」

拚合作就是增加曝光度,讓產更能站穩腳步。

安達窯品牌總監孫盈馨:「台灣目前我們都是比較是豐富的商品,所以像我們家的東西,可能有1000多項,然後每個東西是輪流在生產,所以還是以手工去做,退溫升溫都要很慢慢慢來。」

剛成形的酒瓶,還看得到它最樸素的樣態,代工產業,在這間窯廠還看得到。

圖/TVBS
圖/TVBS

安達窯品牌總監孫盈馨:「那為什麼沒有放棄代工這一條路,是因為不斷地代工,其實會增進我們的技術層面的東西,然後以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比較新然後比較市場面的東西是什麼,那我們可以反過頭來去思考,我們家的商品是不是需要調整。」

鎖定生活瓷器,作為產業目標,將陶瓷的美推廣到生活中,除了創立品牌價值,也與同行聯手,端上米其林餐廳的餐桌上。

傑作陶藝董事長特助許恕維:「(米其林)燒肉他希望他的餐具可以保留,一些手作的質感,所以我們特地把這個像,模線這個都留在上面,目前鶯歌的廠商就是轉變成,就是需要朝特色化全發展,必須要有少量多量的製造能力,然後有客製化的製造能力。」

原本只做代工的陶瓷,從朝藝術領域發展,走出自己的價值,甚至融合科技讓畫作動起來,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記者謝丹慈:「民國60年代在鶯歌這裡,家家戶戶都在做陶瓷的相關產業,而家數也有6、700家,不過現在卻已經不到了100家,他們也努力用各自的特色來拼轉型。」

陶瓷的興衰,讓產業第二代第三代反思,為了不被市場吞噬,除了改變也必須將路走得更長。

圖/TVBS
圖/TVBS

傑作陶藝董事長特助許恕維:「像我們近年來就是,把那個手機的AR或者實境技術,也跟陶瓷融合,然後還有像那個回收材料的應用,或是近年在研發,就是如何把那個AI的技術,跟陶瓷的設計做一個融合。」

安達窯品牌總監孫盈馨:「未來的鶯歌其實我是蠻看好的,因為陶瓷產業已經2000多年了,這個東西是不會離開我們生活的,我們一直在努力的,也是將MIT就是陶瓷,在台灣生產這件事情去落實。」

打造台灣陶瓷的品牌形象,是目前鶯歌接班人們共同努力的目標,讓未來提到陶瓷,也不得不提到台灣的鶯歌。

更多 TVBS 報導
不實標價!?荔枝「1斤29元」 細節藏「無枝」
瞄準趨勢! 粵港澳大灣區拚孵化「新創產業」
若美禁AI晶片輸陸 輝達警告:我們恐將永久失去中國市場
麵包吃不完要如何保存? 專家曝「這方法」防止快速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