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有保存期限?鹽該怎麼保存?結塊怎麼辦?人一天要攝取多少鹽?

是家庭中必備的調味料,內含的鈉更是人體每天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近來,日本將福島核處理水排放入海,引發鄰國的食安疑慮,中國大陸、南韓及台灣都湧現鹽巴搶購熱潮。原能會提醒,食用碘鹽無法防輻射且我國鹽量產能充足,民眾不必搶購。究竟鹽是否有保存期限?鹽該如何保存?人的一天又該攝取多少鹽呢?快跟著Yahoo奇摩新聞一起來了解!

相關新聞》全台爆搶鹽潮! 政院發言人急澄清:食鹽無輻射超標問題

Natural, organic, sea, white salt in a spoon, in a Cup, in a salt shaker, poured on a wooden table. Next to the linen towel. The concept of cooking healthy food, cosmetology. Selective focus
鹽是家家戶戶必備的調味品,內含的鈉更是人體每日必需營養素,正確攝取有助於身體健康。(示意圖/Getty Images)

鹽為何不需要囤積?

日本核處理水日前排放入海後,引發中國大陸、南韓與台灣的囤鹽熱潮,推測這樣的現象源自於民眾「誤以為吃碘鹽能預防輻射」以及「誤認為食鹽未來會受氚污染」。對此,原能會喊話,直言吃碘鹽並沒有防止輻射的功效,而且食鹽結晶水的含量很低,故並無受氚污染的問題。

至於台鹽原料及產品,主要來自澳洲天然鹽,定期送驗均符合安全標準,未檢出輻射殘留,且目前產能足以供應全台食用。原能會也會持續關注物價波動,如有囤積或哄抬物價之情形必加嚴查。行政院發言人林子倫也呼籲國人勿過度恐慌,為了身體健康,食用鹽應適量即可,無需過量食用,更不用囤積。

鹽保存期限有多長?如果鹽放太久會怎樣?

鹽巴是天然的防腐劑,保存期限相當長。營養師李婉萍指出,鹽巴較無過期問題,因為本身即屬於防腐狀態,細菌或病毒難以入侵;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副教授陳淑茹也表示,由於鹽巴成分單純,比較不會有微生物滋生。不過,食安專家譚敦慈認為,若是含碘的鹽就不屬於單純的鹽,仍建議在包裝顯示的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此外,由於鹽巴放太久容易受潮產生結塊現象,雖然不影響食用與品質,但想避免鹽巴結塊,仍建議妥善保存。

鹽保存方法是什麼?潮溼結塊怎麼做?

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指出,鹽巴應置於密封容器中,常溫保存於陰涼處,不適合放入冷藏,否則頻繁取出使用,易使鹽巴因溫差而受潮。鹽巴也不建議放在溼氣重(如水龍頭、流理台下方、爐灶旁)的地方,避免使用水源或烹調的水蒸氣入內使其受潮。使用鹽巴時,應避免手部潮溼接觸鹽;也不要直接在冒著蒸氣的鍋子上拿鹽罐撒鹽,否則易使溼氣進入鹽罐。提醒大家,若用量不大,可購買小包裝鹽巴以縮短食用時間。

若鹽巴真的受潮結塊了,只需倒出平舖在太陽下曝曬、放入微波爐加熱1至3分鐘、或是鋪上烘焙紙將鹽巴放入烤箱中烘烤,即可恢復乾燥。如果受潮鹽巴卡在鹽罐中出不來,也可將未洗過的生米,直接下鍋乾炒至金黃色後,放在餐巾紙上冷卻;再將冷卻的米粒裝入鹽罐中,搖晃幾下即可吸附水分,讓鹽巴恢復原狀。

人一天要攝取多少鹽?

對一般人來說,鹽是鈉的主要攝取來源。針對人一天要攝取多少鹽,世界衛生組織(WHO)及我國國健署的說法不盡相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一名健康成人每日攝取的鈉不宜多於2000毫克,即約5公克食鹽;而國健署則認為,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約6公克食鹽。如果不想攝取那麼多鈉,又想吃得美味,可選擇以「鉀」取代鈉的低鈉鹽,既可調味出有鹹味的菜餚,又能降低鈉含量攝取,不失為一種選擇。

延伸閱讀》「汙染食鹽」吃下肚會有危害?什麼鹽最健康?搶鹽巴前先搞懂5件事

我國1950年代因碘攝取量不足,罹患缺碘性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的人數比例偏高,為改善此情形,政府開始在食鹽中添加碘化鉀、碘酸鉀。現在市面上的鹽產品均有標明「含碘」或「不含碘」,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由於碘為必需營養素,一般民眾建議選用加碘鹽;至於不含碘的食鹽,僅適用於少數特殊族群,例如接受碘131放射治療患者。建議患有高血壓、腎臟病、甲狀腺等疾病的民眾,可事先諮詢專業醫事人員,選擇適合的鹽類產品。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沈孟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