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場記事/李同林

李同林

記得我中學畢業後,常隨大哥去海邊“拾海”,所謂“拾海”,即退潮後去海灘上撿些跳跳魚、海嬰蟹,海蜆子之類的海鮮。爾後去灌西和徐圩集市上去賣。

印象最深的是“烏賊”,俗稱“大烏子”,其肉嫩味美,烏子越大,其骨頭越大。很多時侯,吃完大烏子後,我搜集很多烏骨頭,曬乾後以待備用,據說有很多藥用價值。再後來我便隨村裏包工頭去鹽場打工,到了工地一看我當時就傻眼了,所謂工地,到處都是縱橫交錯白茫茫一片的鹽灘,包工頭老陳承接的是灌西鹽灘改造工程。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鹽場傳統的海鹽生產方式相對落後,記得我白天改灘幹了一天活,在火辣辣的夏日陽光下,汗水連著空氣中鹹澀的鹽水味兒,在後背凝成一層薄薄的鹽漬。那種難耐苦澀的滋味,刻骨銘心。時近中午,白色襯衣的背後,是鹽工特有的氣味。而此時改造後的鹽池內,我們鋪上黑色塑膠布,放上海水後即開始兌鹵、灌池、翻曬、等日曬細鹽工藝。

累了一天後,很多農民工吃完晚飯後倒頭便睡。我和好友徐二華卻睡不著覺。於是,我打著手電燈,二華拎著魚簍,一會兒工夫,我們去海邊抓了很多海嬰蟹,回來後將鮮活海嬰蟹,放上食鹽、醬油、陳醋之後,10分鐘左右,即開始一邊吃著海嬰蟹,一邊喝著白酒。細細品味大海的味道。海嬰蟹雖小,但味美無比。這種吃法,集鮮活味美於一體,是真正意義上的償新吃法。而一但做熟吃,就失去了原有的味蕾……

從此,我便對灌西鹽場這塊近乎原始的產鹽之地,產生了感情,這裏處處是鹽灘地,即使寸草不生,但對海英菜來說,卻賦予其頑強的生命力。據說海英菜的功效與作用一般有清熱解毒降血脂等。海英菜裏面含有粗蛋白質和維生素c以及硒等成份,屬於一種海水蔬菜,也叫堿蓬。適量的食用有利於身體健康……

記得那時侯的灌西鹽灘上,一些原始的泥池灘曬工具也令我十分好奇,諸如水車:其外形成半封閉方桶,內密排鏈狀水板,桶長2.5至3米,下端置於水中,用人力拐動車水上灘。每灘3掛。而戽水鬥:兩人用起來就十分方便,該鬥呈橢圓形方鬥為柳編制品,可盛卥水20多斤,兩端和底部各系庥繩,戽水時工人對立挽繩操縱。

而最令我好奇的是獨輪鹽推車,該車呈木制梯形,有兩手把四周裝箱板,下端置膠輪,用於裝鹽盤及裝船鹽。初用推鹽車,我因用力不當跌了過底朝天,曾引來眾人圍觀。後在鹽工老趙的幫助下,我最終常握了推車技巧。

這裏人俗稱“鹽大頭”,鹽工看上去很土,但心腸卻很熱。真善美和勤勞善良的本色,在淳樸的鹽工身上得以印證。他們愛勞動重感情,工作之餘和我們一起娛樂聊天,聊著鹽場頗具傳奇的經歷……

據《灌西鹽場志》介紹:20世紀初葉,海岸東移,灘塗積澱,形成了灌西鹽場這片土地。先人們辛勤勞作,靠海吃海,創造財富。清光緒三十年,即1904年,端方調江蘇任兩江總督,光緒三十二年,再度移督兩江並長達三年,按當時例制,總督兼管鹽政,史載:光緒三十三年,淮南因鹽不敷銷,於淮北埒子口葦蕩左營,增鋪新池,謂之“濟南鹽池”,(《清史稿·食貨四》)。至此,灌西鹽場有了官辦民稱__“濟南”。

儘管濟南場最初鋪設的灘地因選址低窪不久廢除,但灌西這塊土地開發價值和前景,卻為一些有識官吏和鹽商所重視。短短幾年,儘管政局動盪不安,甚至改朝換代,但大德、大阜、公濟、大有晉、大源、裕通、慶日新七公司相継成立。最終七公司以145條圩,1160份灘,造就濟南鹽場的一時輝煌,成為淮北四大鹽場的“巨擘”……

在中國歷史上,鹽稅歷來是國家的重要課賦,到清代鹽務管理己比較細密。

1912年進入民國,因襲清制,初始仍在產鹽區設立兩淮鹽運司,管理產制儲藏等事宜。

1948年11月21日,灌西鹽場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中共華中局工委決定以灌河為界,劃濟南場為灌東、灌西兩個分場,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往事越千年,如今的灌西鹽場己更名為連雲港市工業投資集團日曬制鹽公司,2022年日曬制鹽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但願響譽中外的千年淮鹽,傳承厚重的淮鹽歷史,伴著現代化的發展大局,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