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興安宮古蹟修復 開工

鹿港興安宮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縣長王惠美等人出席祈求修復工程順利。(記者方一成攝)
鹿港興安宮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縣長王惠美等人出席祈求修復工程順利。(記者方一成攝)

▲鹿港興安宮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縣長王惠美等人出席祈求修復工程順利。(記者方一成攝)

彰化縣為歷史底蘊深厚的文化大縣,縣內有多處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建築群等文化資產,彰化縣政府致力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於昨(七)日上午在鹿港興安宮舉辦「彰化縣縣定古蹟鹿港興安宮修復及再利用工程」開工典禮,彰化縣長王惠美、文化部文資局副局長粘振裕、興安宮管委會主委蘇士欽等人出席祈求修復工程順利,王縣長表示,鹿港興安宮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三年,是鹿港最早的媽祖廟之一,縣府積極爭取經費,獲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核定修復工程總經費一五○○萬元,文化部補助一一二五萬元、縣府編列配合款三○○萬元,鹿港興安宮管委會自籌七十五萬元,近期因修復工程的原物料上漲,及配合中央規定調整傳統匠師薪資,縣府再額外編列一五二萬元經費投入修復工程,工程總經費增加至一六五二萬元,這次修復內容包含主體建築之修復及水電、消防等工程,工期計五四五日曆天,預估一一四年初完工,盼三○○年興化媽祖宮風華再現。

王縣長表示,鹿港興安宮為長條型的廟宇建築,保存清代傳統街屋式建築結構,廟宇夾於民宅間,單開間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空間由前至後依序為前埕、三川殿、拜亭及正殿,整座廟宇狹長而深遠,鹿港興安宮俗稱「興化媽祖宮」,興安二字取其「興化平安」、「興化安寧」之意,見證了鹿港的繁華與進步,並於民國七十四年指定為縣定古蹟,歷經多次地震、長期風吹雨打及生物作用等外力下,導致廟內壁體受潮、粉刷層風化與剝落、屋瓦漏水及白蟻危害等問題,期待修復完成後,將傳承文化資產彌足珍貴的歷史及文化故事,帶動地方繁榮與發展。

文資局副局長粘振裕表示,在民國八十二年,興安宮列為古蹟的第一次修復就是由他承辦,三○年後,再回到興安宮參與修復開工相當有感,興安宮的維護最大的問題是屋瓦漏水造成木材損壞,及壁內受潮造成粉刷層剝落,因極端氣候短時強降雨遽增,屋頂的排水工程一定要做好,也希望修復完成後,廟方能好好維護,讓文化資產可以維持更久遠,也期望修復工程完成後,興安宮香火更鼎盛,繼續成為在地的觀光景點。

鹿港鎮長許志宏表示,三山國王廟、興安宮與南靖宮,是鹿港的人群廟,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提出修繕計畫向文化部爭取修繕經費,中央重視支持協助鹿港古蹟修繕、文化推動。興安宮是早期福建興化人恭請媽祖來到鹿港後所興建的廟宇,由興化人來做管理,同時也是鹿港興化人聚會、接待同鄉的地方。興安宮早期香火鼎盛,深受地方肯定,由興化人與在地人共同朝拜。時過境遷,加上極端氣候影響,廟宇主體、牆壁都受到損害,期待藉由這次的修復風華再現。

興安宮主委蘇士欽表示,感謝王惠美縣長縣府團隊、文資局的協助,同時也感謝民代的支持,讓這次的修繕工程得以順利開工,興建廟宇是一種功德,也是典範,興安宮管委會會全力配合工程,也邀請到多位鹿港文史工作者協助,讓興安宮維持原貌,避免再受到傷害,能夠永續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