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不合吞敗 藍白就此各自上路?

或許部分名嘴和政論節目對民眾黨的確不算友善,但這個異軍突起的新興政黨,如果只想靠販售柯P個人光環或操弄網路風向,就意圖顛覆既存的政治界線,那未免也太輕視這塊土地上的其他耕耘者。(圖:柯文哲臉書)
或許部分名嘴和政論節目對民眾黨的確不算友善,但這個異軍突起的新興政黨,如果只想靠販售柯P個人光環或操弄網路風向,就意圖顛覆既存的政治界線,那未免也太輕視這塊土地上的其他耕耘者。(圖:柯文哲臉書)

選前許多預言其實都沒脫離現實太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藍白合不成,總統選局就註定讓綠營坐收漁翁之利。但藍白同樣苦吞敗選,還是得看看哪邊願意坦然面對、痛自反省;誰還繼續睜眼說瞎話,怪東怪西,找藉口、找替罪羔羊。成王敗寇難免,療傷止痛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沒有找出敗選癥結,選前並未發酵的「棄保效應」,選後未必不會成為政治板塊移動的推力。(張柏仲分析報導)

選後不再約束公布民調,憋了好久的選民立馬關切潮水退去到底是誰沒穿褲子?但就如同大家早已熟知的劇情發展:那些政客們只不過就是壞,當然不會笨到出面坦承自己民調造假,以致於淪落到四方圍勦、身敗名裂甚至從此退出政壇的慘狀。

相形之下,藍營內部就算還不能稱為砲聲隆隆,至少也算得上暗潮洶湧。幾位按捺不住的青年世代早已公然向黨中央叫陣,要求朱主席必須為敗戰負責;正副主帥有人索性直接概括承受、扛下敗責,同時間也全力投入市政以免被罷免的慘劇重演;有人選擇回歸媒體、臧否時政,重新掌握話語權。

黨內核心關注力則早已隨立院2月初開議,轉而另闢新戰場:說來算是藍營不幸中的大幸,立委席次至少頗有斬獲,這也註定未來四年只能靠國會監督及地方執政優勢,設法維繫長期在野後漸次流失的民氣與動能。

當然,從路線和體質上徹底反省還是有必要,誠如各藍營要角選前指控執政綠營永遠死抱「反核」或「廢死」的神主牌不放,國民黨是不是也該檢討自己:是否也有一塊同樣明顯偏離主流民意、卻毫不自知或充耳不聞的「神主牌」捨不得拋棄或割捨?否則單靠朱主席那句經常掛在嘴邊的「朋友越多越好,敵人越少越好」,聽在不同理念者的耳中,似乎都只是在「和稀泥」。

但也別忙著訕笑藍營受限困局、一籌莫展,真要比起來,柯陣營可能就連合於邏輯、前後一貫的理念,都拿不出來。

長期被外界視為「一人黨」的台灣民眾黨,選戰愈打到最後、愈被發現荒腔走板得厲害。明明自詡為年輕世代的代言人,明明開口閉口都強調「理性、務實、科學」,但對照起柯P及核心成員對民調的異常偏執,對照起部分形同宗教般的操作手法,無需太多理論提供的批判依據,也足以讓未深陷其中的「局外人」察覺有異。

或許部分名嘴和政論節目對民眾黨的確不算友善,但這個異軍突起的新興政黨,如果只想靠販售柯P個人光環或操弄網路風向,就意圖顛覆既存的政治界線,那未免也太輕視這塊土地上的其他耕耘者。一個社會永遠都需要一位代表反叛與浪漫情懷的切‧格瓦拉,但永遠也不可能只靠這樣的革命火炬,讓整個社會步上正軌,就算同樣具有習醫背景,也不代表柯P擁有足以複製一位悲劇英雄的劇本。

有人說柯文哲選後尚未從震驚中走出來,在台中為民眾黨打出精采一役、雖敗猶榮的蔡壁如形容柯P應該「還處於否定期階段」。大家只需看他在那段預錄好「給小草的一封信」影片中,堅稱封關民調和選舉結果的落差,是因為主力支持群眾「年輕人、高學歷及中間選民」投票率原本就很低;敗選原因則歸咎於國家級警報、假冒郭董信件、對手操作棄保乃至於「傳統媒體的封鎖」,反正每一項都在檢討別人,卻從未反省過自己:是否選擇了錯誤的副手?是哪些人處心積慮破壞藍白合作?又是誰縱容網軍側翼在抖音上散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假民調?

即便選後改由黃國昌與黃珊珊領銜,帶領8席不分區出面向藍綠叫板,那般倨傲的姿態反倒加速朝野兩大政黨敲定自家國會龍頭搭檔,沒興趣繼續陪這些柯營人馬攪和。儘管國民黨「韓江配」刻意留下國會藍白合的退讓空間,但一般看來那只是要把姿態作好作滿,選前的教訓難道還不夠慘痛?至於綠營那就更不客氣打臉,總召柯建銘直嗆如果想添亂,那只會是「沒用的8席」,還說「演得太離譜」,會被新國會自動淘汰。

勝選的綠營忙著分疆封爵之餘,還有餘裕四處見縫插針點眼藥,當然不夠光明正大,但就像選前「扛阿北守台灣」這類容易遭對手訕笑歪樓的行徑,加上選後以「小草見面會」之名的謝票行程,是不是就能達到柯文哲聲稱的「成功形塑出一場公民運動」?死忠柯粉之外的尋常社會,其實都還存有太多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