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中華女籃保級失敗 埋在沙裡還是勇敢面對?

中華女籃降到亞洲二級,有賴球團、籃協跟體育署捐棄成見相忍為國。(圖:亞洲籃總)
中華女籃降到亞洲二級,有賴球團、籃協跟體育署捐棄成見相忍為國。(圖:亞洲籃總)

今年亞洲杯女籃,中華隊連續敗給從來沒輸過的菲律賓跟黎巴嫩,跌到史無前例的第八名,國內女籃長期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終於嘗到降級的命運,想要翻轉還有賴各隊放棄成見,政府也得把投資眼光放遠。(陳楷報導)

看到這次中華隊四連敗慘遭降級,籃球圈內人的反應都是「不意外,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各種內憂外患早有跡可循。只是大家事不關己己不關心,只要最後負責的不是自己就無所謂。女籃長年一黨獨大派系分明,這次亞運培訓並沒有把所有的好手找齊,在中國大陸打球的彭詩晴沒有入選,世大運培訓隊又要走了五個,剩下13人練18天,最後12人名單電信台電僅一位,三位旅外球員各有所長卻無法融入總教練鄭慧芸的陣型,還是以國泰體系為主。

無法融入是因為集訓時間太短,今年球季結束跟亞洲盃只隔三週,固然今年WSBL跟SBL合併賽程,但是女籃一年例行賽只有48場,即使加上熱身賽跟季後賽也不過四個月,又不用考慮票房跟行銷,並不是沒有調整的空間。不能說的理由則是經費。

籃協的集訓規劃,永遠以亞運或世大運為目標,因為可以打進前八或者前四,也就可以獲得體育署的培訓補助,但其實這兩項國際賽都不列入國際籃總的積分排名計算,真正的籃球強權會把重點放在兩年一次的世錦賽跟奧運會,而這兩項女籃的亞洲區資格賽就是亞洲盃,前四名可以打世錦賽或者奧運資格賽。

過去亞洲四強年代還能多軌重疊並行,但是長期不上不下,前面的日本已經在東京奧運拿到銀牌,去年世錦賽中國大陸也是第二,南韓被擠到老三但還維持世界前十,中華隊反正去資格賽或者世錦賽也是陪榜,乾脆以拿過牌有資源的亞運世大運為目標,差距愈拉愈遠。

中華隊最後一次在亞錦賽打敗日本拿到季軍是2005年,最後一次同時打敗日韓拿到第二是杜哈亞運的2006年,之後就當了十年的第四名。但2017年大洋洲的澳洲跟紐西蘭加入亞洲盃戰局後情況丕變,當屆中華隊被澳洲擠出四強但還能打敗紐西蘭,之後降格變第六。2017年也是女籃最接近歸化球員的時刻,男籃戴維斯加盟後重返亞洲四強,台北世大運又有主場成績壓力,來自南卡的史沃斯(Denesha Stallworth)也有意願,但發現超齡後就錯過時機,史沃斯轉去歐洲二級聯賽打球。

台灣也不是沒有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在美國打籃球,無奈國內環境難以吸引好手回歸,籃協過去對招募女籃毫無作為,唯一一個包喜樂還是自投羅網。歸化轉籍牽涉政府公部門行政流程及經費補助,國際賽還要打好打滿確實比較困難,退而求其次,至少先引進洋將又能提升本土球員對抗性,但WSBL四隊對洋將也沒有共識,不是霸主國泰反對就是其他三隊反對,反反覆覆加上疫情一拖又是三五年。台灣女籃的訓練時間不比國外少,但是練來練去就是自己人國內互打,一年不到20場比賽,就算進入國家隊,加上瓊斯盃跟國際賽也不到40場,到了國外先不談教練功力,光是球員不習慣身體碰撞就差人一截,這次亞洲盃菲律賓從美國找回來的迪黑瑟絲(Vanessa De Jesus)切入拋投,黎巴嫩的芭提絲提(Trinity Baptiste)高舉高打,又不敢包夾怕漏外線,於是如入無人之境吃好吃滿。

菲律賓靠美籍菲裔球員戰力升級,台灣女籃找洋將卻遙遙無期。(圖:亞洲籃總)
菲律賓靠美籍菲裔球員戰力升級,台灣女籃找洋將卻遙遙無期。(圖:亞洲籃總)

而且台灣不想請洋將,其他國家卻是一波接一波,女籃在亞洲乃至世界發展程度遠不如男籃,各國投注的資源都不多,但相對成本花費也有限。菲律賓五年前就開始尋找NCAA美籍菲裔球員補強,黎巴嫩除了送球員去美國以外也找歸化,連還在二級的印尼也請美國傭兵助陣。其實就算黎巴嫩菲律賓找傭兵而中華隊短兵缺將,實力仍在伯仲之間,但這次亞洲盃又是五天內打四場,下半場體力下滑成了常態,禁區只剩鄭伊秀心有餘而力不足。

洋將此消彼長固然是這次兵敗雪梨的原因之一,但也只是國家實力的遮羞布,追根究底問題還是出在國內的訓練環境跟心態上。台灣並不是沒有人材,曾經入選16歲國手的許筱彤在國內因為HBL轉學停賽而轉到南韓打球,同樣的選手在台灣無球可打,楚材晉用卻入選韓國國家隊參加東京奧運。甚至不必跟日本韓國比,固然東方人身材不如歐美,但女性差異不如男性明顯,每屆亞青U16、U18的先發五人,其實都有機會到美國NCAA拿獎學金打球。30年前的鄭慧芸,20年前的姜鳳君、10年前的林育庭,本來都應該站上世界女籃舞台,但是成功必須在我,更不可以幫助其他隊來打敗老東家,於是一輩子效力國泰,現在又來了18歲的蕭豫玟要跳級打WSBL,恐怕也看不到自己的天花板。

中華女籃的世界排名之所以比男籃高,並不是因為發展路線正確,只是競爭對手少,國泰30連霸、連14年獲頒體育署推手獎,但如果加入男子職業籃球聯盟,花一億元還不一定能拿冠軍,女籃卻只要出一半的錢就比其他三隊預算總和加起來還有剩,打不過就挖角,每年球季開打前勝負已定,30連霸說來風光,女籃卻從亞洲第四掉到第八,也沒什麼好光彩。國泰面對外界質疑的回答總是別人不努力不應該怪國泰,但國泰把對手打到不想努力也是事實。台電跟電信都是國營或官股企業,台元沒有職業化企圖心,但這兩年職籃風氣蓬勃,只要國內有企業願意成立新隊跟國泰競爭就有轉機,預算只要男籃三分之一。

而籃協也不能總是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推動女籃,WSBL上一季本來有機會請到馬來西亞跟印尼女籃加盟,兩支國家隊過去成績雖然不如中華隊,但各自添加洋將助陣後國內單一隊伍也不一定穩操勝券,更增加對戰組合跟比賽可看性;但又遭到各隊反對而作罷。籃協表示WSBL各球團花錢經營球隊,必須尊重球團的意見,但球團可以只顧自家戰績,籃協卻要為籃球整體環境負責,不想得罪球團只會得罪球迷。

至於體育署也應該打破只看獎牌不問項目的假平等,不應該把擁有職業規模潛力的足球、籃球等運動跟無法產業化的個人運動用同樣的名次標準培訓,更不要說球類運動在綜合運動會的曝光效益遠大於個人,棒球早有先例。不論政府機關或者民間企業,如果真的有心要培育女籃,與其現在動輒數千萬的經費補助,不如先從個人做起,每年贊助五位選手出國旅外的學雜費,五年下來就可以組成兩支接受NCAA第一級大學強度訓練的球隊,至少在亞洲站穩一級沒有問題。現在勇敢挑戰前進NCAA的只有接受私人贊助的張聿嵐,但籃球是五個人的運動,不應該讓她只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