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成都世大運體操拚個人 李智凱挑戰鞍馬三連霸

成都世大運體操目標放在個人項目奪牌,吊環林冠儀把握首次世大運機會。(圖:陳楷攝)
成都世大運體操目標放在個人項目奪牌,吊環林冠儀把握首次世大運機會。(圖:陳楷攝)

過去兩屆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隊在體操鞍馬項目都由李智凱領銜奪得金牌,相隔四年後成都世大運尋求三連霸,而女子隊跟男子隊的下一代選手目標則是單項奪牌。(陳楷報導)

2005年世大運黃怡學拿到的跳馬金牌是我國在世界級運動會田徑、體操跟游泳三大基礎項目第一次的突破,而2017年台北世大運李智凱的鞍馬金牌,更是帶動後續雅加達亞運乃至東京奧運連串佳績的起點。

但過去三年因為疫情國際賽事不斷壓縮,導致今年成都世大運跟杭州亞運只隔不到兩個月,亞運後兩天緊接著世錦賽,世錦賽又跟巴黎奧運資格有關,讓體操隊的教練團難以取捨。總教練林育信表示,學生層級的世大運目標將是個人項目奪牌。「我們還是認定世大運是一個跳板,單項厲害的必須在這個跳板拿到獎牌,才有延伸到世錦賽奧運會。現在策略就是你最主要可以進入決賽甚至奪牌的都推出去,李智凱的連霸、鞍馬很強的,跳馬很強的,世界進入決賽的,吊環很強的,進入決賽就有機會拿牌。」

上屆拿坡里體操男子隊拿下首面成隊銀牌,但本屆菁英選手唐嘉鴻受傷,確實影響團隊戰力,因此世大運只能單項突破。「這次世大運比較不一樣,不像亞運用全能,都用單項比較厲害的,就是進決賽拿牌,我們世大運要疊牌,成隊的部分不很好也不是不好,但就沒有考慮團體。」

個人最受矚目的自然是李智凱的鞍馬三連霸,無論如何都是最後一次世大運。「最後一屆不要留下任何遺憾,不管任何時刻都把握當下。我覺得會享受比賽多一點,人生不可能再重來。我不希望壓力扛得太重。」

男子隊除了李智凱以外其他選手都是第一次參加世大運,李智凱也得擔負起學長角色,提供自己過去的經驗當參考。「這些學弟不管是彥章、冠儀、佑然或者葉政,他們都持續成長當中,前一陣子出賽隊友有些替換輪替,都看到學弟一步步成長,還需要一點時間磨練。」吊環的林冠儀已經是亞錦賽前三,吊環跟全能都是機會。

女子隊教練蔡恆政表示,亞錦賽拿下首面成隊銅牌結束上半季,下半季三項大賽主力陣容不變,丁華恬跟賴品儒的平衡木、跳馬的吳幸芬仍是希望所寄,動作會隨著賽事跟對手臨場水準有所調整,但基本成套規格都差不多,「雖然號稱世界大學,但競爭沒有亞運會強,我們一樣在平衡木、團體以及跳馬上力求爭取。」體操強權看待世大運也不一樣,譬如中國大陸過去從來不參加世大運,但今年畢竟是地主,就挑選國家隊退役回省隊的選手組隊,也有一定水準。日本也派出了一軍去成都。各國派隊參差不齊,平衡木跳躍動作臨場變數大,就看選手能不能把握機會站上頒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