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抗中結盟喊再多 備戰更要守住話語權

俄烏戰事膠著難解,連帶也讓臺海情勢備受各國關注。不但台灣周邊鄰國紛紛強化對共軍可能犯台的應對,各類準軍事抗中結盟的呼聲也不斷出籠。此時此刻,我們不但要嚴密慎防對岸蠢動,也必須留心台灣的主體性,會不會在各方綿密的合縱連橫下,逐漸失去了發言權。(張柏仲報導)

年度防衛大戲「漢光38號演習」為期5天的「圖上兵推」本週登場,就在「俄烏戰事」膠著之際,傳出戰場上烏克蘭守軍實際採用各項不對稱作戰的戰法,都成為兵推攻守各方的研議重點。

在此同時,美國參院也憂心北京會趁俄烏戰事對台蠢動,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作證時透露,美方研判從此刻到2030年間是最關鍵、也最急迫的時刻;並研判北京正極力備戰,設法建構能擺脫美國干預、而接管台灣的能力。

美國之音報導,拜登總統5月下旬造訪南韓和日本,是想進一步發展「三邊軍事聯盟」來對抗北京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此外,日相岸田文雄月初和英國首相強生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允許日本自衛隊和英軍聯合演訓、並借用對方的軍事設施;甚至連美英高層都討論過,如何加強英國在亞洲的嚇阻力,其中包括美國一旦為台灣和中共開戰,英國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這些檢討論辯中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台灣自主角色怎麼不見了?各方討論焦點要不集中在美國本身的戰略布局,要不就是如何強化美日澳洲應變支援能力,換言之,都聚焦在外國到時候該如何直接「插手」臺海衝突,卻完全沒人提到:屆時該怎麼和台灣協同作戰,達到牽制共軍的最佳效果。

其中似乎只有美國國防情報局長「貝里爾」建議,情報部門應該和美軍印太司令部及台灣軍方合作,「協助台灣了解俄烏戰爭以及可從中得到的經驗」,並討論「台灣應該把國防預算和訓練專注在哪些地方,例如使用正確武器系統進行有效訓練、或教導專人操作這些系統等等」。不過這些內容聽來都像是,台灣自身的防衛力量在美方眼中,比較像一個沒有長大、也不知自身方向的無辜小孩;而非蔡政府成天掛在嘴邊不斷複誦的所謂「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期待與美國和區域各方更緊密合作,共同壓制各種可能衝擊安全的單邊行為,維持區域和平穩定」這類自我期許的角色。

換言之,那些協助台灣建立起足以抵抗中共入侵的自我防衛能力,甚至過去常提到「期望台灣在開戰初期至少能獨撐抵抗共軍多長時間、以便爭取美軍支援抵達」等等,似乎都變成從未存在過的命題。

一般說來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類似直接和台灣建立軍事合作關係的議題太過敏感,尤其顧慮觸犯中共大忌、引發不必要的紛爭;要不就是各國從未把台灣備戰的努力當成一回事。

也別怪外國人大小眼,其實就連台灣人自己,有時對於自身武器研發成果或備戰演練的關注力,也都遠遠比不上美國隨便宣布什麼樣的軍售項目。遠的不說,前不久大家幾乎成天討論美方取消、延宕或建議我方改買的M109A6、人攜式刺針飛彈或海馬斯火箭系統,卻對國內研發突破的雄2E增程型(雄昇)、雲峰或㦸峰這些射程動輒超過1000公里、具備對大陸內部源頭打擊能力的地對地飛彈,稍欠熱度。當然前後所提武器在檔次和應用上不該拿來作類比,軍方基於欺敵原則或許有必要諱莫如深;而那些眼瞎心盲、欠缺基本常識還喜歡到處挑釁嚷嚷的鍵盤酸民,永遠都只會一味唱衰國軍實力,最後就逐漸形塑出國軍毫無戰力的刻版印象。

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茨說:「民心和民意不管對國力或軍力都是個重要因素,民眾的戰爭烈火一旦被點燃,就會產生即便百萬雄師都難以匹敵的威力」。紅色網軍不斷利用灰色地帶散播我軍不堪一擊的假訊息,用意或許想先擊潰台灣民眾對於戰時國軍禦敵的信任和信心,當然在此不是要鼓動「義和團」或「白蓮教」那種吹噓「神功護體」、「刀槍不入」的盲目信仰,但軍方除了不定期營區開放、演習時的聲光效果來展現「軍容壯盛」之外,選擇適度公布戰備情資,不但算不上洩漏軍機,有時還能獲得振奮民心、甚至相當程度對敵人產生嚇阻的效果。當然,如果只從「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家醜不可外揚」的心魔著眼,那只好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