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政壇性騷擾連環爆 MeToo迴力鏢盤旋

綠營接接連被離職黨工及工讀生踢爆黨內性騷和包庇事件,迫使黨秘書長許立明(左二)帶領黨職幹部出面向被害人和社會大眾道歉。(圖:民進黨臉書直播)
綠營接接連被離職黨工及工讀生踢爆黨內性騷和包庇事件,迫使黨秘書長許立明(左二)帶領黨職幹部出面向被害人和社會大眾道歉。(圖:民進黨臉書直播)

由民進黨受害離職黨工點燃的台灣MeToo浪潮,燒向最標榜維護女權的執政綠營,讓大家看清組織內部風氣能有多敗壞、政客的嘴臉能有多雙標。但這也正像一支四處亂飛的迴力鏢,在相互競爭惡鬥下,成為把對手也拖下水的利器,一場烏賊大戰才剛剛要開始。 (張柏仲分析報導)

第一次感受到早在歐美遍地延燒的這股風潮,終於也在台灣捲起千堆雪。從最早民進黨婦女部(現改制為性平部)一位女性離職黨工具體揭發的惡行瞬間炸鍋:青年部、組織部隨後一一宣告淪陷,涉案人等如雨後春筍、甚至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陸續爆開,從外包導演、內部黨工、親綠名嘴、一路竄燒到現任總統府資政;而包括隱匿不公、包庇犯行、霸凌弱勢等等足堪比擬黑道集團的情節則令人慨嘆:這怎麼可能是那個從創黨之初就不斷標榜性別平權在內所謂「進步價值」的民進黨所能容忍?還是大家其實又再一次被它的雙標:它的嚴以待人、寬以律己給騙了?

這些不尊重他人、放縱一己私慾橫流,同時還自以為「頭過身就過」的加害者固然可惡至極,但事件中真正讓社會感到無比震驚的,卻是那些讓他們有恃無恐、甚至食髓知味的內規陋習:息事寧人、官官相護,以及特別是「惟恐影響選情」的這些荒謬藉口。例如首例時任婦女部主任許嘉恬那句「為什麼不跳車?」,副祕林飛帆證實知情但毫無作為;第二起青年部主任蔡沐霖所謂「妳給人家燒到歸XX火,還關門說要保持距離,誰會不把這個門撞開?」以及「雄性動物追求異性不成會傷害到自尊,要被害人「多體諒」....這類駭人聽聞的說詞,不但反過頭來檢討被害人,甚至還以去留要脅被害人向加害者道歉!

而就在黨秘書長許立明率黨職幹部為前兩起性騷案鞠躬道歉的同時,卻也順道加碼釋出第三起性騷案:證實加害人就是組織部政務副主任林男固已經向黨中央提出辭呈。而哽咽替2018年自己部屬抱屈的現任黨籍台北市議員何孟樺還透露曾「越級上報到秘書長」,但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結果一樣:做壞事的人調個單位官愈做愈大;身心靈受創的被害者黯然離職,甚至還有人因而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總歸一句:這顯示整個體制已經病入膏肓!以致於每一則案例中的悲劇都不斷重演、惡人也不斷被縱容,如果這不還算集體墮落,什麼才叫集體墮落?

更諷刺的是,幾天前公布新提名大法官人選的總統蔡英文,透過府方還煞有其事強調4位新人當中包含2位女性人選,立院通過後我國女性大法官人數將達到全體15席當中的三分之一,創史上新高記錄。試問這種講究數量上的浮面假平等,和自家黨內各部門暗藏女性黨職或工讀生長期遭受不公平對待,何者比較貼近真實狀況?

當然像MeToo這類迴力鏢不扔則已,一旦拋出,繞行一圈後難免不打回自己身上,有的更像是「天女散花」,流彈四射,株連甚廣。像是藍營立委傅崐萁就被指控縣長任內,曾在公開餐敘場合對女性資深媒體人有過不當肢體行為;智庫曾姓副研究員也被踢爆多次藉口公事,私約女記者或女作家深夜在他的座車上聊天,讓受邀者擔心受怕;最驚悚的莫過於前六四民運領袖王丹,被不只一名男性網友和學生指控,曾經對他們有過強吻、摟腰甚至意圖更進一步的不當行為,儘管各當事人都發聲明否認或澄清,但後續還會擴大到什麼樣的程度?目前還難以預料。

又一只潘朵拉的盒子被掀開,讓大家發現更多醜陋不堪的黑暗面和政客們前言不對後語的善變嘴臉,至於這對2024選情會產生多大影響?依常理研判,那些人絕對不會放過任何足以騙取選票的表演,但他們也都深信選民的記憶是短暫的,鋒頭一過「又是一尾活龍」。或許我們無法奢望藉由這次事件的教訓,讓國內政治風氣撥亂反正、趨於正軌,但至少那些傷風敗德、推諉卸責、藉權勢為非作歹的政壇鼠輩,清掉一個是一個,也算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