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曾俊欣法網初體驗 首次大滿貫5盤大戰

法國網球公開賽的第三天,臺灣選手曾俊欣在會內賽第一輪苦戰將近四個半小時,五盤大戰最後敗給葡萄牙選手出局,無法成為第二位在法網會內賽贏球的臺灣選手。不過曾俊欣確實打出紅土比賽應有的內容跟技巧,加強體能將是未來更上一層樓的挑戰。(陳楷報導)

即使全世界職業網球硬地賽事佔大多數,今年ATP男子巡迴賽一共68站,紅土22站不到三分之一,而且分布並不平均,八月以後就沒有任何紅土賽事;養護成本高昂的草地則只有六月短短一個月8站比賽,其他時間都是室外或者室內硬地比賽,但紅土還是許多球員最初訓練起步的開始,因為網球在紅土反彈的速度變慢,適合初學者掌握擊球點來回對抽;進階練習則可以在擊球時增加球的轉速讓球彈跳變高,讓球更難接難打;紅土球場的抽球除了比速度還要比角度,職業球員在沙土上一面滑行一面擊球,盡可能縮短回防時間擴大擊球範圍。這種滑步技巧在水泥硬地上只會扭傷腳踝,但卻是紅土球場必備的基本技巧,紅土專用網球鞋設計也與硬地不同,鞋底溝紋更深但中底變薄,給選手更貼地的感受。

臺灣雖然也有不少紅土球場,但土質跟歐洲並不相同,前輩盧彥勳發現紅土比賽技巧完全不同,為了保持排名,即使到了紅土賽季也經常挑硬地賽事搶分避免硬碰硬。不過法網畢竟是大滿貫賽,臺灣選手從2006年王宇佐亮相開始,隔年盧彥勳接棒,除了08年跟19年以外,過去16年每年至少有一位臺灣男子選手報名。但戰績是2勝13敗,只有盧彥勳贏了兩場,其中一場還是對手受傷退賽。

20年後踏上職業之路的曾俊欣比前輩幸運,從青少年時期就獲得各界資源長期在歐洲訓練,生涯至今三場挑戰賽冠軍都來自紅土,今年法網也成為第一位從會外拿下三連勝進軍會內的臺灣球員;不過葡萄牙對手索沙(Joan Sousa)排名也高居63名,而且是正宗的紅土好手。

兩人第一盤就足足打了85分鐘,年紀小對手超過一輪的曾俊欣在底線毫不相讓,但是也沒有辦法拉開角度攻擊,錯過六個破發點到搶七才險勝。但曾俊欣的發球不夠穩定,第二盤只保住一局被索沙追平,第三盤雖然回穩但比賽進入兩個半小時,已經是一般挑戰賽的極限,曾俊欣在第四局肌肉緊繃出現抽筋的前兆,雖然以六比四拿下,但是第四盤想調動對手卻力不從心,又被索沙追平盤數。決勝盤前半曾俊欣又浪費三個破發點,三比三平手後已經打了四個小時,大腿開始抽筋影響動作協調,第九局又出現非受迫性失誤被破發最後輸球。

大滿貫跟一般巡迴賽最大的不同就是五盤三勝制,如果是挑戰賽曾俊欣已經晉級,但還是打出了從2012年盧彥勳對法國夏爾迪(Jeremy Chardy)之後,十年來臺灣選手在羅蘭加洛再次出現的五盤大戰。過去也跟曾俊欣練過球的盧彥勳認為曾俊欣很習慣在紅土上移動,兩邊角度的運用也不錯,但是兩度領先又被追平,體能調配跟注意力的起伏比對手大,沒辦法延續領先氣勢比較可惜。曾俊欣這一仗證明自己的抽球已經達到ATP水準,但在發球的速度、上網時機的拿捏跟小球處理、甚至應付五盤比賽的體能儲備,還有不少功課要做。即使紅土球場表現超水準,下半年也要打草地乃至硬地,才能把排名維持在百名內成為大滿貫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