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軍售看不見的手?想買的不賣 不想買的硬塞

俄烏戰事方興未艾,面對臺海可能的情勢,美國也曾多次要求我方必須提昇有效戰力、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不過近來多項台美重大軍售卻傳出生變延宕、甚至可能被迫取消,背後反映出的問題,恐怕已經嚴重影響我既定的建軍期程,更為臺海軍力傾斜增添更多的不確定因素。(張柏仲分析報導)

國防部上週證實:海軍向美方洽購的12架MH-60R海鷹反潛直升機、以及空軍5架黑鷹直升機加裝夜視搜救功能案,都可能被迫撤回或取消。這兩項軍購案其實都已經在立院審議通過預算,但生變其實也早有蛛絲馬跡。旅美軍事專家梅復興就點出:美方去年11月藉台美「國防政策會議」(DRTs)就以「不符合非對稱戰力」為由,反對我採購海鷹反潛直升機等具有「載台」性質的武器系統,以至於即便立院都已經完成預算審查,海軍始終被迫無法送出發價書(LOR)。因此,這兩筆軍售價格飛漲,恐怕不是受到什麼原物料或人力生產成本飆高牽累,而是想藉價格讓我方主動知難而退。

無獨有偶,上週四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週刊披露:從2019年7月以來,台灣向美方採購大約170億美元的軍備,但至今仍未交付的項目卻高達142億,涵蓋66架F-16V戰機、刺針飛彈、Mk-48重磅魚雷、「海馬斯」火箭系統(HIMARS)、M109A6「帕拉丁」自走砲,以及偵照莢艙、陸基型魚叉反艦飛彈、以及增程型視距外陸攻飛彈(SLAM-ER)等等。目前傳出的延宕主因似乎在於新冠疫情造成美國軍工產業人力吃緊以及運輸延遲等種種問題,但是否也涉及美方高層的主觀意願?對此,我國主其事者絕不能掉以輕心。

誠如美方這幾年來三番兩次要求台灣「必須充分展現出自我防衛的決心」,但就在我方不惜斥資數千億台幣向美國採購重大武器系統,朝野也完成國會預算審查後,反倒已經多次出現來自美方的延宕或阻礙,無論原因為何,顯示美國「傾全力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宣示,好像也只不過說說而已。美方要台灣拿出自我防衛的決心,但現在卻不提供我們所需的防禦武器,難道只準備讓台灣拿掃帚來表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嗎?

其實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美方到底有沒有尊重我軍方長期評估後提出的軍備需求?還是只不過他們一廂情願、只想賣一些自己消化不掉或產能過剩的庫存品?

台灣當然不能不把相對中共龐大軍費來說極其有限的國防資源,做最有效率的運用。這不但包括必須理性放棄部分過於好高騖遠的建軍計畫,當然也不能繼續當冤大頭,例如出大錢替美方在南台灣打造第二座陸基長程預警雷達。

如果美國堅定並具體承諾:共軍蠢動時一定動用龐大海空兵力護台,國軍或許還可以考慮專注於地面部隊的各種應戰準備。但如果美方的支持或力挺,充其量也不過比照烏克蘭模式,那台灣豈不是只能趁早開始挖壕溝地道掩體,準備打城市巷戰或焦土戰?

更多相關新聞
M109A6自走砲軍售案生變 美生產線排擠 國防部回應了
對美軍購 國防部會要求如期交運
交保護費 民主常態還是變態?
對美國軍購 國防部首提四不
美新一波27.5億軍售 我獲愛國者系統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