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瘋/103萬連署書!郭台銘選到底?

郭台銘11月1日偕同副手賴佩霞將裝箱好的參選連署書送交台北市選委會,隔天透過郭辦表示數量有103萬份。(圖:郭辦提供)
郭台銘11月1日偕同副手賴佩霞將裝箱好的參選連署書送交台北市選委會,隔天透過郭辦表示數量有103萬份。(圖:郭辦提供)

看不到擠爆連署站的長長人龍;也不見藍綠造勢大會萬頭鑽動的激昂場景,尋求獨立參選的郭台銘,在最後階段形同神隱的倒數聲中、完成他的總統參選連署。但令人跌破眼鏡之處卻在於:那些門可羅雀的連署站點,卻替郭董繳出總數103萬份、史上僅次於2000年宋楚瑜參選的次高記錄!到底是怎麼辦到了?應該已經成為國內選舉史上另一則傳奇。(張柏仲分析報導)

除了郭辦自己人,聽到最後送出的連署書竟然高達103萬份,許多人可能都驚呆到說不出話來。

有人想起擁有多次成功連署經驗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但真要拿來和這次郭台銘對照,你絕不可能同意「郭董循宋楚瑜模式」這種說法,畢竟兩者的主客觀條件南轅北轍,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因為「凍省」與李登輝決裂的宋楚瑜2000年首度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總統,黨政歷練豐富完整、民間聲望居高不下。像這樣的宋楚瑜:剛離開省府不過一年多、昔日省府團隊轉披輔選戰袍,首次以無黨籍身分搭配長庚大學校長張昭雄自行連署參選總統,繳出106萬連署書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反倒給李登輝欽定的「連蕭配」十足的震撼教育,最後結果也證明「宋張配」以170多萬票差距、13.7%的比率遙遙領先「連蕭配」,也同步開啟綠營從陳水扁以來的執政濫觴。

而郭台銘儘管在商場馳騁多年、雄霸一方,但論及政界則無異於一隻「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伴隨連署同時驚爆的「內憂外患」:國內檢調雷厲風行查賄、查盜用個資;對岸更傾舉國之力跨省多點同步查稅、查土地,讓郭台銘很長一段時間形同消聲匿跡。

或許有人認為「紅綠」同步打壓,反倒會激起郭粉或挺郭派強勢表態力挺,但這可能想多了!許多在最後關頭就近觀察郭陣營連署站的媒體和政論人士,完全沒有發現各站點擠滿爭相排隊、惟恐錯過最後連署機會的挺郭選民,依舊和先前一樣門可羅雀。套句不少人形容的說法「連署的民眾還沒有現場的工作人員多」;而在最後衝刺的關鍵階段,理應藉一場接一場造勢大會全台跑透透的郭董卻持續選擇人間蒸發,每天新聞群組面對外界詢問隔天行程,「創辦人明天沒有公開行程」幾乎已經成為競辦的標準答案,因此才會有「郭董是不是正考慮退選」這樣的傳聞,但即便如此,郭辦最後卻告訴大家:45天連署總計獲得103萬6千多份連署書(黃士修甚至還說原本更高達120多萬份,郭辦已經先剔除部分不合標準的連署書),真不知郭董究竟怎麼做到的?

這103萬份連署書,無疑也是個燙手山芋。

試想,在漫天賄選、造假疑雲下,收下這僅次於宋楚瑜2000年大選106萬份連署書的中選會,要怎麼在極短時間內計算出正確的連署人數?除了那些重複登記、資格不符(例如年齡不足、戶籍或國籍登載不實、甚至已經亡故的幽靈人口)可以借助內政部電腦戶籍系統查核之外,對於那些盜用個資再找人謄寫的個案,有可能透過相同筆跡的比對勾稽,找出被盜用者進行核對確認?那就更別提那些收取200、300或400元「獎金」後填寫並交出的連署書,根本無從因違法而判定為無效連署,全都變成郭董拿去墊高聲勢、藉以向在野陣營叫板的武器。

不免想問一聲:這樣得來的連署書數量是夠龐大了,但「含金量」呢?當年曾兩度替宋楚瑜衝連署的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吳崑玉,早在9月底就預言郭台銘可能把連署過程想得太美好,很多事情都沒有提前準備就緒;名嘴李正皓甚至以郭董已經跌到5、6趴的多項民調來推估,換算成選票恐怕比這次送出的連署人數還要少,這合理嗎?不管如何,中選會將會在11月14日之前公告連署結果,並在20到24日之間受理申請登記為候選人。這一連串的神奇過程,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膏藥?兩週之後可望漸趨明朗,究竟郭董把這趟大選看成他個人的「圓夢之旅」還是「復仇大計」、抑或兼而有之?到時候就讓郭董自己來揭開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