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法恩團隊發布民調:擊敗布里德勝出

舊金山前市長、現市長候選人麥法恩(Mark Farrell)的競選團隊12日發布一項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麥法恩最終以獲得57%的選票勝出,而現任市長布里德(London Breed)屈居第二,獲得43%的選票。

舊金山下一任市長將從現任市長布里德、前市長麥法恩、非營利組織創始人丹尼爾羅偉(Daniel Lurie)、市議長佩斯金和市議員安世輝中產生。

麥法恩是首位公布民調結果的候選人,因為若民調結果不利,可能會讓候選人的競選陷入被動。此次民調是由Impact Research執行,該機構曾為包括現總統拜登、前總統歐巴馬、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做民調服務。

根據模擬結果,麥法恩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了23%的選票,布里德21%,丹尼爾羅偉20%,佩斯金17%,而安世輝獲得最少的4%選票。

該民調是在6月1日至6日,從500名可能的選民中進行抽樣調查,誤差率約為4.5%。考慮到目前約有11%的選民未最終決定,且考慮距離選舉日仍有五個月的時間,這意味著競選結果仍有可能大有變化。

麥法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舊金山市民希望下任市長是一位高效、經驗豐富的領導者,能夠幫助我們的城市重回正軌。我了解城市所面臨的挑戰,並會執行有遠見和大膽的政策創造一個更安全、更清潔、更強大的舊金山。

市長選舉實行排序選擇投票制(Ranked-choice Contest),允許選民排出順序向多名候選者投票。若候選人在第一輪計票中獲得半數以上選票,則直接獲勝。若沒有人獲得多數票,則淘汰排名最後的候選者,然後根據選民的偏好重新計票,直到有人獲勝為止。支持者表示,該方法會讓更多基層候選者獲勝,但也有人指出,這會讓選民感到疑惑。

分析還衡量了候選人的支持率,其中丹尼爾羅偉以39%領先,麥法恩為36%,布里德為32%,佩斯金為26%,安世輝為17%。在不支持率中,有61%的人不支持布里德,佩斯金以50%位居第二。

Impact Research還發現,僅有16%的選民認為舊金山處於正確的道路上,46%的選民認為城市正在向錯誤的方向發展,而34%的人處於中立。

7月底,各候選人將被要求提交今年上半年的財務記紀,屆時選民將對各競選團隊的表現有更深入的了解。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射殺入室盜竊嫌犯 屋崙77歲屋主被捕
報稅機制不利居住海外者 近1/4僑民考慮過放棄美國籍
美重新開放網路更換護照 每日限量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