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考爾及時滅火?郭正亮解讀這段話:美國要賴清德「節制一點」

立法院會昨(28)日三讀通過《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藍白共推的國會改革相關修法,歷經四天四夜院會終於通過。對此,前立委郭正亮認為,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有發揮滅火作用,美國有注意到《反分裂法》其中一條是台灣社會動盪,提醒賴政府「抗中保台要節制一點」,不要以為群眾衝入立法院跟兩岸無關。

民進黨團自517武鬥衝鋒後,後續三次院會都僅有標語、口號、道具的文鬥,前立委郭正亮今在中天節目《綠也掀桌》回顧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的4次院會,指出民進黨到528院會時,連試圖搶攻主席台、與藍委推擠都沒有,應該是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克.麥考爾(Michael McCaul)有發揮作用。

郭正亮解釋,麥考爾在27日舉行記者會,行政院長卓榮泰當天晚上就表態「會努力」,希望群眾不要到立法院集結;麥考爾的記者會當然不是講立法院,而是提了兩個重點,其一是「美國與中國還是有紅線,若跨越紅線就會引起意外的災難」,其二是「台海若發生戰爭,即使不是台灣挑起,美國也要面對艱難的選擇」,這在外交是解讀為美國不會出兵,麥考爾開1記者會應該是「銜命而來」,雖然與美國總統拜登不同政黨,但對外態度一致。

郭正亮認為,麥考爾是代表美國提醒賴政府「抗中保台要節制一點」,尤其大陸當時也舉行軍演,若是讓群眾集結、甚至衝進立法院,「《反分裂法》有一條是台灣社會動盪,美國連這個都看到了」,且群眾真的出來,賴清德會受到鼓舞,因為賴就是很容易亢奮,「真的有點悲哀,這個煞車居然是美國來幫忙踩」。

郭正亮表示,麥考爾這些話就是來滅火,不要以為立法院群眾衝場或是造成社會大動盪的局面,跟兩岸沒有關係,有問題就用違憲處理,不一定要號召群眾。而且民進黨立委到後面都在講中國大陸干預立法院、場外也在反對中共干政,這些內容美國一定都有看到,也會覺得民進黨要差不多一點,不該把國會改革搞成兩岸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