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GenAI 年創台灣銀行業上看600億利潤

根據麥肯錫5月2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每年將為台灣銀行業創造360億~600億元的額外利潤。圖/freepik
根據麥肯錫5月2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每年將為台灣銀行業創造360億~600億元的額外利潤。圖/freepik

外銀指出,AI成長速度強勁,三年內AI占半導體總營收比重將顯著提高。AI的應用也擴及到銀行業,根據麥肯錫5月27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生成式人工智慧(GenAI)每年將為台灣銀行業創造360億~600億元的額外利潤,但銀行業者投入GenAI的預算差異巨大,相較於其創造的價值,多數銀行的預算投入明顯不足,且GenAI相關能力仍未完備。

外銀指出,AI的成長將優於整體市場,預期2023年至2027年期間,AI晶片的整體潛在市場複合年增率(CAGR)為28%,顯著高於半導體產業的9.4%,而到2027年AI占半導體總營收的比重,將從2023年10%成長到18%。

其中GenAI更在2023年橫空出世後,對社會造成全面衝擊,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估計,全球銀行業被認為能藉由GenAl創造每年潛在價值可達約2,000億~34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銀行業營業利潤的9%~15%,若以台灣本國銀行的歷年盈餘數據來看,以近三年平均4,000億元為基礎測算,估計GenAI能為台灣銀行業創造新台幣360億~600億元的淨利。

目前超過5成銀行在2024年明確編列GenAI專門預算的平均約1億元,前30%領先業者已編制5,000萬元~3億元不等的預算,預計投入相關科技基礎建設與人力,而大部分未明確編列專門預算的銀行也在透過部門預算,推動多項小型專案,不過整體而言,銀行投入的資源仍相對不足。

麥肯錫在報告中指出,若以銀行規模化推動GenAI應具備的六大能力,包括人才、數據治理、營運模式、風險管理、IT基礎設施,以及變革管理來看,台灣業者相關能力仍未完備,準備度較高的是人才與技能,及跨部門協作機制。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養地怎麼認定? 動工合理期間出爐
三引擎催動 金居Q4獲利衝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