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擘畫AI願景:拋「數位人類」概念 點名台積電、鴻海 預言PC變AI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晚上在台大體育館舉行演講,大推今年推出的Blackwell晶片架構,AI推動的產業革命時代來臨。(圖片來源/輝達頻道截圖)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6月2日,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4)前一日於台灣大學演講,引起全球關注,包括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等科技業大頭皆齊聚一堂,許多民眾更是冒雨搶聽擠爆場館,許多台大學生因為搶不到票還寫信給校長陳文章希望他幫忙。

昨晚的重頭戲是輝達的運算服務、今年推出新一代平台Blackwell、數位人類時代來臨,以及片尾對台灣的一段感謝影片,「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實世界的支柱,我們一起推動產業的復興」觸動不少觀眾的內心。

黃仁勳2日的演講為他在3月的GTC大會發表的延伸,首先他強調加速運算和人工智慧將重新打造整個電腦產業,傳統處理器CPU的效能擴充速度大幅降低,但是運算需求以指數型態成長,如果效能沒有增加,就會遇到「運算通膨」,使用電力非常多,這樣下去無以為繼。

提出運算通膨概念,要靠CEO數學來解決

於是必須靠CPU加上GPU的架構,現在處理速度更快,兩個處理器,可以個別獨立運作,以前需要100單位來做,現在只需要1個就能做,等於加速100倍。

黃仁勳提出一個有趣的字眼「CEO數學」,它不一定準確,卻一定是正確的,你買越多,省下越多,意思是加速的倍數超過耗電增加的倍數,那麼越加速實際上你可以節省越多,這個概念貫穿了他提到輝達的產品,不論是軟體服務還是新的硬體如Blackwell平台的效益。

在軟體服務部分,他提出輝達提供的函數庫,例如全世界有上千名研究人員沒有最新的量子電腦可以用,可以用輝達的CUDA來模擬,「它是一個量子電腦模擬器,因此你可以用全世界最快的電腦。」

輝達提供訓練過的模型,節省客戶的電力和時間

速度提高100 倍就能解省98%,如果速度提高2000倍讓成本下降更低,如果能降低運算成本,科學家就能開發更多演算法,來電算邊際成本低,就會出現新的使用電腦的方式。

黃仁勳指出AI用在預測多變的氣候、極端氣候的可能,再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隨時提供氣象預報,而且是連續性的預測。(圖片來源/輝達頻道截圖)

在輝達提供訓練過的公版模型之下,「不需要費太多電力,因為我們已經訓練好了」,(訓練建模過程耗電、又需要一些函數),各產業包括金融、氣象、製造業都可以應用強化該產業進步,他提到把AI用在預測多變的氣候、極端氣候的可能,再不久的將來,人們可以隨時提供氣象預報,而且是連續性的預測。

黃仁勳在昨晚的演說中也再度擘劃他的AI願景時,提出「數位人類」(digital humans)的概念。

預言PC變AI,將掀起新的工業革命

他表示,AI的重點是感受(perceptions),AI創造出許多詞元(token),構成AI工廠,一如特斯拉發明交流電發電機(AC generator),現在輝達發明了「AI發電機」(AI generator),也象徵規模3兆美元的IT產業,將首度能夠直接服務規模大上許多的各行各業。

黃仁勳說,AI將成為製造業,掀起新的工業革命,創造新的大宗商品,相較於過去,電腦不只能產出資訊,還能產出技能,也就是說,人們不只能獲得資訊,還能獲得各種協同合作者,例如輝達預先訓練的AI模型:Nims(輝達推論微服務)。

他表示,未來Nims將成為各種AI代理(agent),各自負責不同任務,包括客服、護士、顧問等,而最重要的微服務就是客服agent,更進一步,許多nims能組成團隊,幫助人們解決多種問題,人們只要給一個問題,就能由Nims自行分配工作。

接著進入數位人類階段,黃仁勳表示,輝達已從事「數位人類」計畫一段時間,他以影片展示指出,AI能像人類般互動,用AI模擬出外觀的人類數位外型,甚至細緻到毛細孔可見,還會模擬人類語音、說各種語言,提供例如裝潢、用藥等諸多建議,未來甚至可能還會有AI的「品牌大使」。

他表示,「數位人類是我們的願景」,未來所有PC都將變成AI,幫助人們執行多種任務。

提出新運算平台,台灣關鍵廠商出線

當然,這些AI革命,必須有高效的硬體配合,在這裡黃仁勳不但帶出了新一代平台Blackwell,也對台灣合作的供應鏈,影片中出現的出現華碩、華擎、鴻海、英業達、和碩、美商超微、廣達、雲達、技嘉、緯創、緯穎表達感謝。

黃仁勳把Blackwell拿在手上,它的命名是向推動AI發展的人物,非裔美國數學家David Blackwell(大衛·布萊克威爾)致敬,其架構 GPU 的體積龐大,採台積電 4 奈米製程打造,整合兩個獨立製造的裸晶,共 2,080 億個電晶體,透過 NVLink 5.0 介面綁住晶片。

黃仁勳拿著今年新推出的Blackwell平台,以台積電4奈米製程製造,整合兩個獨立製造的裸晶,共 2,080 億個電晶體,速度為市場上第一。(圖片來源/輝達頻道截圖)

「我們把兩個GPU裸晶串在一起,這是世界上 最大的晶片,兩片之間的連結速度 10tb,它的浮點運算能力,每一代 浮點運算產品 8年內增加1千倍,比摩爾定律還大。」黃仁勳說。

生成式AI機器人登場,鴻海已初步應用

然後把Blackwell放到DGX系統中,黃仁勳再度以「CEO數學」來說服市場,實際上有72個GPU在裡面,把72個GPU連結一起,可以說是電機學上的奇蹟,上一代版本只有8個GPU,現在是以前的9倍,頻寬是上一代的18倍,浮點運算能力是 過去15倍,可是消耗電力100kw只有過去的10倍,他也預告明年推出的下一代平台叫做  Rubin,這是向女性天文學家薇拉魯賓致敬。

演講最後重心拉到生成式AI機器人,也就是他說下一代AI必須符合物理定律,不像畫一個圖,因為這些AI將應用在實體機器人上,必須有強化學習功能,透過Onmiverse平台,機器人可以在模擬的環境裡面學習,容許錯誤上百萬次,基本上就是讓真的機器人的大腦,已經先在模擬環境中訓練過了。

這些應用,可以出現在智慧、無人工廠,即先在工廠的分身,被稱為鑾生工廠、虛擬的工廠中,用AI去配置,甚至模擬出最佳放監視器的地方,讓未來視覺化管理更高效率。

未來四種機器人需求,目前自駕車應用先登場

黃仁勳還揭露了鴻海在打早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邊緣運算、機器人、plc電腦、機器人程式全部整合在一起,等於是「機器人所生產的AI系統再回頭過來訓練鴻海自家的機器人。」除了鴻海,台達電、和碩、緯創也在打造它們的數位孿生模型。

黃仁勳雖然把機器人內容放在最後10分鐘,卻指出生成式AI在機器人的應用對製造業的重大革命,指出鴻海、台達電、緯創、緯創已經著手其AI工廠。(圖片來源/輝達頻道截圖)

他揭示了未來四大應用機器人,第一機器人工廠或者倉庫,第二操作東西的機器人,第三移動的機器人,第四人形機器人。例如自駕車就是一種移動的機器人,「市場需求非常的大」,賓士將採用輝達的系統,2026年還有另一家車廠也會採用輝達的系統。

台廠扮演無名英雄,是世界的支柱

最後一段影片則是感謝台廠長期以來的支持,有許多感動人心的用語,例如他親自配音說到,「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無數的夥伴支持著我們,從加速運算、電腦繪圖,每一片晶片、每一台電都描寫著你們辛勤工作和追求完美的故事。」

「台灣是無名的英雄,卻是實世界的支柱,我們一起推動產業的復興,辛勤的耕耘,讓我們踏入嶄新運算的領域…」「有你(台灣)我們的願景只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與你同行,我們勇往直前…」觸動不少台下觀眾,影片結束後伴隨著他退場,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打破迷思的訂價學 讓價格成為驅動價值的力量
美國癌症協會統計:戒菸1年後心臟病機率減半、戒菸5年後肺癌死亡率減半
夏季與初秋是兒童「腸病毒」好發季》兒科醫師提醒:家長應加強「這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