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專欄】黃仁勳 說台語穿皮衣的男人 台灣的品牌價值

前天,朋友傳則訊息過來,老王,你猜猜,有誰可以讓張忠謀陪他去逛夜市?他老婆吧!我直接不加思考的回答。

我的下一個問題是,他,會逛夜市?朋友丟了一個大笑的臉說,錯!他陪的是一個男人!一個穿皮衣的男人!!

穿皮衣的男人呀!那我知道是誰了!黃仁勳對吧!!他這個標誌太鮮明了!怎麼,他又來台灣了?

對呀!他又來啦!你沒看電視?到處都是他的消息….。

喔喔!!對呀,這陣子有點忙,比較少看電視,是說,他這次又跟一堆科技大老們吃了啥呀…..?

上面的對話,我想,這是這陣子台灣街頭巷尾常見的對話。尤其在輝達引領的AI時代來臨,創造了台灣股市逼近2萬2000點後,無論在科技及財富分配上的各種影響,黃仁勳,這個台灣小孩的傳奇,成為台灣人新一代的偶像人物。

那台灣這幾十年,成功的企業家,如此的多,甚至做晶片的這樣多,為何是黃仁勳?可以引起大家這樣大規模的關注??引發公眾這樣巨大的討論??

我想除了這是個媒體傳播力巨大的時代外,他及他的公關團隊,很厲害的抓住了幾個行銷要素,讓大家的眼球離不開他們的一舉一動!

尤其是成功名人互拱這一塊,他每次到台灣,都會與許多產業界名人進行交流,然後有別於許多無聊的商業宴會,強調低調及隱私,有時甚至不太注意宴會上的食物到底是誰做的,只要便利健康衛生即可。

黃仁勳每次到台灣,總是會滿足大眾視野的,跑去諸多一般大眾接觸的到各類館子乃至於地方美食,告訴大家這裡有好東西,你看我還有我的朋友都會來光顧,也以多次的行動顯示他真的常常會來。

那一般大眾總是會好奇,有錢人到底吃啥用啥的,這些平民接地氣的東西,讓公眾見識到了,即便身為世界級富豪的他,帶著台灣的超一流的人會到的地方。其實,就跟大家一樣,在乎的是物美,在乎的是消費品的本質是不是好的,並不一定是傳統上,許多人成功後會吹捧的鴨肝、魚子醬、頂級日料、燕尾服、古典樂才是好的。只要任何可以滿足五官需求的東西,不論是割包、臭豆腐、乃至於有彰顯自己特色的皮衣穿搭,其實所有的事情存在,都有他的道理,只要是努力過後看得到成果的東西,在他眼裡,都是好東西。他,就是會帶他的朋友來消費跟光顧這些東西,會一同來襯托彼此努力後的結果。

那他對全世界的一切事情都是這樣嗎?從我對他有限的了解裡,可能是。但可以從報導裡更精準的知道,他對於其他世界上的東西,可能都不如對於台灣所出產的東西,行銷的如此用力!!那為什麼??或者說,到底是什麼特質,讓眾多難得聚在一起的名人也願意陪著他,花著時間大家一起坐下來吃個飯、逛個夜市,對於所有不常見到他們的地方,一起露臉的去走走逛逛吃吃玩玩?那什麼又是其他非名人的台灣人對他如此欣賞的原因??

有人針對後一個問題是這樣說的:他出身台灣台南,台語是他的母語,剛好台灣這個地方的產業鏈,又是打造他企業王國的最好夥伴。真的是很完美的感覺。而台灣人很重情,黃仁勳的搏感情,一般台灣人深刻的感受到了他完全沒有架子,到處交朋友做公關,台灣人覺得這個講台語的很親切,是自己人,再加上NVIDIA 在世界的制霸地位,台灣人覺得與有榮焉。黃仁勳目前利用自己光芒對台灣所做的,比捐錢、繳稅更讓台灣人有感。光是講台語這點,許多外國人就很難理解,台語對台灣人的意義。很多在國外的台灣人第二代只講英語,用當地語言跟台語,就是上一代希望他們不要忘記自己是台灣人。黃仁勳家族顯然是這類,台派家庭Lisa Su 蘇姿丰的父親蘇春槐也是。

我想這些論述很大一部分的說中了台灣人欣賞他的地方。尤其是這幾十年,對於許多有在海外旅居一陣子,或與國外有相當往來的台灣人來說,黃仁勳代表了台灣人的價值,那就是只要努力還有適當的機會,那台灣人也可以在異地成功並且引領世界潮流;同時的,也對於始終留在台灣打拼的台灣人,有著所謂虛幻的不忘本的價值意義;還有台灣這塊土地,他的生養方式及價值觀,也是可以孕育出頂尖的世界人。

那眾家名人呢?為何也願意接受他的號召,即便是競爭對手的,也願意一起在一張桌上的吃吃飯討論事情?甚或一起在各地夜市走走呢?

我想一方面除了黃仁勳來去匆匆,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硬要一小時乃至於十幾分鐘碰個面談點事情,我想以他目前的狀況,若真要耍起大牌的硬要,恐怕真不知道牛年馬月才能滿足自己大牌的尊榮感。還不如隨和點,陪著他陪著其他大老,大家一起在飯桌上,交換點彼此眼裡,目前科技最新趨勢及後續對於世界發展的影響,還有各國商情間的訊息交換,可能對於自己所想要知道的事情,乃至於自己的生意,或者不為了生意,為了滿足自己可以有窺探未來發展的慾望,幫助更大。

畢竟,黃仁勳及許多頂流的科技大老們,他們目前正站在科技發展的尖端,他們腦海裡的東西,遠比自己的架子重要。許多派頭上的東西的堅持,眾大老們想想,還是算了,務實點隨和點,也拿出自己腦海裡的東西,大家一起切磋還比較切實際,甚至也因此可以激盪出更多火花也說不定!!

總之,黃仁勳,這三個字,已經成功的創造出一個自己的品牌價值。而這個靠自己實力經營出來的價值,也讓諸多感受到生存飽受打壓台灣人有感,甚至他也以成功後的身影及言行,持續的影響著這一代的台灣人,要持續的有夢最美,並且築夢踏實,並且也重新定義了什麼是成功,還有成功後可以做什麼,不一定是如同傳統的需要追求名牌及持續的聚斂財富,還有許多價值值得去努力跟影響的!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