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昌是仗義或逐利?

由於蔡英文政府進入看守狀態,選後的國家政治重心轉到立院,而在野黨過半的局勢又對執政黨造成巨大衝擊,從而創造在野黨立委,如韓國瑜、傅崐萁等人大放異彩的機會。然而,他們受矚目程度都不及黃國昌

從5月24日青鳥行動在立院外的人群就可看出端倪,當天有無數的人手舉咒罵黃國昌的手牌。而若仔細分析青鳥運動,會發現活動訴求一直在變,從一開始的抗議藐視國會法案未充分討論,到批評花東法案兩兆(之後被事實查核機構打臉)、再到批判藐視國會法案本身會竊取商業機密……扯到最後,整個活動訴求似乎只剩下「黃國昌去死」最響亮,最引起群眾共鳴。

「不遭人妒是庸才」這話有時是適用的,為何黃國昌仇恨值這麼高?原因無他,十年前太陽花時期,他用他的聰明才智、無礙辯才痛打國民黨,過十年後痛打的卻是民進黨。更可惡的是聰明才智、無礙辯才仍舊鋒利,叫這群徒然老了十歲,卻玻璃心依舊,以為世界應繞著他們轉的「老太陽花」情何以堪?

無可諱言,黃國昌的路線轉向,讓他獲得豐厚的政治利益。除了讓深藍群眾叫好外,在中間選民心中更是站穩了道德制高點,擁有近似於「永遠監督權力者」的道德光環。表面上看起來黃國昌可以自我標榜是「正義的化身」,但反過來看,何嘗不是一次又一次的「識人不明」?

發動太陽花讓國民黨下台,結果卻造就了如今在黃國昌口中糟糕無比的民進黨,是「識人不明」;受民進黨禮讓選汐止與北海岸立委,最後卻不好好服務地方而不敢選連任,是「背叛選民」;創立時代力量,卻在它最危險之際加入民眾黨當不分區,最終時力整個垮掉,是「背叛夥伴」;先是罵國民黨賣台,又與國民黨密切合作,甚至摸頭,「識黨不明」畫面看了更是荒謬。

現在黃國昌想選新北市長了,又走「高度尊侯路線」,開始大讚侯友宜城市治理值得學習,但侯當市長5年半了,黃國昌怎麼現在才發現?對比2018年新北市長選舉期間,黃國昌表態挺蘇貞昌,批侯「與貪污的市議員站在一起」的表現,差距十萬八千里,投機算計太太太明顯了。

筆者要提醒國民黨人與柯文哲,切記「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投機的人今天打你的敵人,明天砲口就可能是指向你,若黃國昌在新北民調上升,最終國民黨卻不禮讓他,或者兩年到了真要黃國昌辭不分區,真只能當兩年。若這些事發生的話,且看到時他會如何翻臉,如何把今時對民進黨咆哮的嘴臉丟回給藍白。(作者為網路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