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博》品牌的事 我秉持理性主義!

黃文博》品牌的事 我秉持理性主義!
黃文博》品牌的事 我秉持理性主義!

【愛傳媒黃文博專欄】長話短說,不僅職場適用,於日常亦視做理所當然,甚至標榜為生活禮節。

我則力持反對意見。因為習慣了只講結論,會省略過程。如解數學題,解題的推理程序以各種方程式串接,邏輯嚴謹,目的在交代因果關係,以求真理。所謂真理越「辯」越明,不但意指經由論證、反覆驗證結論,也可說成越「辨」越明,透過拆解思考過程,分辨出導致結果的原因。

因此不只數學,一切道理、原則、主張、觀點,皆需辨明或辯明。唯有窮究,才能確認。這是人類文明從神權轉進人權的重要發軔,可上溯17至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如笛卡爾名言「我思故我在」思亦即思辨、論證之意,在推理思索前,絕不輕信。也因此,啟蒙運動難免牴觸信仰,威脅神權。

何以Enlightenment(啟蒙)跟Age of Reason(理性時代)畫上等號?意在表示,所有支撐社會發展的基礎架構,都不能「誰說了算」,必須用理智鑽研,找出原因,確認其不出自威權,方給予普遍適用的地位。

整個社會養成找原因的共識,重視「Reason Why ?」 而非「Just Do It !」。凡事寧可連篇累牘、在眾說紛紜氛圍中逐漸聚焦,也不願等因奉此、在一知半解中模糊帶過。因此,道德熟化成倫理,常識熟化成知識,約束熟化成法律,工藝熟化成科學,治療熟化成醫學。理性之為用大矣!

台灣乃至華人地區、擴及亞洲,受理性主義浸潤不如歐美,至今仍擅用直觀快速解決問題,卻不擅長以論理辯證的方法耐心解題。要知道,解決問題跟解題,差異很大,前者通常依慣性而行,跳過苦思盤查程序,所提解方通常未能慮及發生問題的狀況,而一體適用同一答案。至於解題,則重視釐清狀況,梳理發生問題的根源,再量身訂製答案。

現在的台灣,仍然處處可見人云亦云,商業亦然。舉一例,何謂行銷?依舊視同「銷售」的大有人在,全然不知Marketing(行銷)出自Market(市場),望文生義,意謂要應對行銷問題,應立於市場角度來解題,而非直接套用技術來解決銷售問題。

再舉一例,品牌。無論企業界、傳播界、學界,對品牌的認知幾乎都很偏重形式,什麼品牌DNA、品牌核心價值、品牌願景、品牌精神、品牌故事⋯⋯滿天飛,以為這些形式上的做為就等同做品牌。果真如此的話,台灣企業的品牌力也不至於遠遠落後於產品力,在自家院子(市場)尚可勉強充門面,一旦搶進人家大院(競逐國際市場),孱弱的品牌立刻現形而難成產品後盾。

當大家不假思索地跟進講形式,離實質越來越遠,無人肯花精力探究品牌形成的底層邏輯,無人肯耗心力鑽研品牌的構成本質,如此脫離理性,怎麼可能做對品牌?

理性與感性,差在「脈絡(Context)」。看待事情,一味抱持順藤摸瓜心態,摸到瓜最要緊,至於瓜出自什麼根柢?於我何 干。這種感性的任事心態,如灑種入土,只祈求收穫果實,不在乎栽種過程,粗耕罷了。若能理性任事,則當追根究柢,瓜結出來,是良瓜或拐瓜,必細究根柢狀況,調整改良,追求代代精進,即是從脈絡處解題。

找脈絡,十分費工傷神,但絕對值得。尤其當所針對的事務具有廣泛而長期的應用價值,如替台灣業界一錘定音「品牌」,一直以來缺乏有心人毅然投入。願意出來追根究柢找脈絡的人,有可能被偏見為學究,有可能被譏嘲為吃飽太閒,有可能被敵視為揭開同儕的國王新衣。但,關於品牌的種種,豈可繼續三言兩語輕忽帶過!以長篇大論徹底說清楚、講明白,的確有其必要且刻不容緩。

品牌的事,別人用幾張投影片輕描淡寫,或用兩小時課程避重就輕,我則秉持理性主義,深掘根柢,細剖脈絡,揮就十二萬字。

如此折磨自己,原因何在?服膺啟蒙運動以降的理性主義,如此而已。關心品牌的朋友,敬請期待我替台灣品牌一錘定音之作~Coming Soon !

作者為資深品牌專家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摘錄自品牌原來如此,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