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川帶路看人權影展:拉出縱深與厚度回看暴力衝突

國家人權博物館策劃的「2023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將於明天(22日)登場,今年力邀國家文藝獎得主黃明川擔任策展人,片單主題聚焦戰爭、、科技、移民等議題,且觀照不同年齡層觀眾,影片視角縱深也更寬廣,避免流於單一、偏見,希望讓台灣觀眾更有遠見和視野,回望這些暴力衝突事件。

被邀請擔任台灣國際人權影展選片委員並擔任策展人,黃明川自己也非常驚訝。但事實上,黃明川的作品,從早年拍攝《西部來的人》、《一個女藝術家之死》,一直到近期《波濤最深處》,都可以看出黃明川在看似拍攝藝術紀錄片的背後,也同時關注少數族群、女性等人權議題,策劃人權影展其實再適合不過。

面對今年的人權影展,黃明川與其他選片委員都有共識,「不能都只是退休人員,或是白頭髮的觀眾在看」,必須關照不同年齡層的人注,因此規劃了適合學齡前小朋友觀看、講述逃亡、移民和難民的動畫電影《魔籽公主》。

開幕片《戰火邊緣的青春》更適合高中生觀看,透過5名烏克蘭青少年的角度,呈現戰爭的殘酷。黃明川讚許導演艾莉莎・柯瓦倫科(Alisa KOVALENKO)呈現戰爭氛圍,卻又不觸及戰爭場面的拍攝手法,很有智慧地讓觀眾關注在象徵未來的年輕人身上,片尾也敘述5名主角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的去向,更讓人感觸良多。

另一部半商業片作品《生命之舞》,則透過在加拿大長大的一對姊弟,返回阿根廷尋根過程,從而觸及昔日阿根廷獨裁政府統治下,一群被消失的孩子們的歷史事件,全片有愛情、有探戈,背後意涵卻相當沈重。

這次影展也關注香港近幾年的發展,黃明川特別推崇陳梓桓的《憂鬱之島》,不直接呈現暴力場景,而是透過幽幽的情緒,將香港幾個歷史大事件,壓縮在一部片子,回望香港歷史發展與處景,非常難得。另外,黃明川也力推紀錄片《全面監視》,聚焦中國監控的驚人內幕,非看不可。

黃明川強調,這次選片不希望陷入所謂標準的人權影展觀眾的思考,題材也不會陷入過於單一、偏見,避免流於只有同情弱勢,很沉重的內容,反而希望拉出縱深與距離,看待這些各地發生的暴力事件。黃明川:『(原音)我就很希望不要太過於單一化,不要太薄,整個厚度拉出來;台灣時間也到了,其實我們要更理性、更文明,更有遠見視野來看這些暴力衝突的事情。』

「2023台灣國際人權影展」台北場將於9月22日至24日在光點華山電影館率先起跑,緊接著高雄場9月29日至10月1日將於高雄市電影館接力演出;另外也規劃10月3日至17日的「線上影展」及10月20日至11月29日的「聚落串聯」全國放映,精彩可期。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2023臺灣國際人權影展」藏感人彩蛋 配樂竟是地下國歌
人權館推新特展 向曹開、歐陽劍華受難者致敬
人權館文物建檢工作坊 見證白色恐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