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珊珊》疫情底下,城市人的生活處境

黃珊珊》疫情底下,城市人的生活處境
黃珊珊》疫情底下,城市人的生活處境

【愛傳媒黃珊珊專欄】生活是人活著的總體品質,而生存,是人類活著所必要的最低需求。像是一副手牌的好壞,在變化多端的時局,每個人不同的身分、背景、資源,決定了生存究竟容易還是困難。

城市,是一群人以不同身分、階級、族群、認同、文化,共同協調出一種生活的地方。也因此,城市裡的許多問題,往往是隱藏在顯而易見的生活方式之下,已經積累許久的結構性失衡,疫情使得這些問題更加速浮出水面,已經到了不得不面對的時候。

這個社會長久以來的分配不均問題,在疫情的衝擊下,手邊原本就有資源的族群維持著足夠存底可以應對,原先資源不足的弱勢方就顯得更加需要支援的力量,才有辦法度過這場難關。這些支援的力量不僅僅是經濟面上,生活物資面上的挹注,還有社會關係網絡的支撐,是否足夠提供需要協助的人生理或心理上的照護與陪伴。

在疫情期間,我經歷了一段必須居家隔離的日子,儘管市政忙碌,多出來的一點點時間,我在網路上看到《報導者》一篇讓人非常印象深刻的報導。在那篇報導裡,採訪者近距離的紀錄下疫情期間在青年旅館長居的外送員,連帶折射出了許多正在發生的社會現象。

關於居住正義,關於青年就業,關於勞動權益,也關於疫情帶來的改變下,乍看更自由,實際上更為破碎和無奈的生活處境。

我記得,在那名記者的筆觸之下,視角看出去的是青旅上下舖的床位,小小的床鋪拉上簾子,就是外送員僅有的個人空間,即使能夠暫時隔開視線,也無法避免鐵架的晃動以及鄰人聲音和氣味的混雜。

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統計資料,全世界的勞動條件都在疫情下有顯著的惡化,尤其25歲以下青年的就業環境,在疫情之前本來就比起成年人來得不易,受到疫情的衝擊更快更深,反映在工時、所得、職涯發展上。無論是世界各國或台灣,餐飲、住宿、運動休閒這幾類原本年輕族群最多從事的行業,同時也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產業。

在疫情期間,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在內,青年要面對的就業環境越趨困難,外送產業的興起,在大眾眼裡貌似是一種更能把握零碎機會賺錢的工作型態。然而真正在外送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包括計費制度、接單制度的變更,外送接觸下更高染疫的風險,保險制度的不足等,使得要在外送產業的高度競爭下生存難度越來越高。

除了各國青年就業環境都要面臨的衝擊,台灣還需要面對的是高房價帶來的高居住成本。疫情下暫居在青年旅館的外送員,沒有在外租房,是因為租房的限制條件太多,住在青年旅館不用付押金,搬家也比較快速,但背後反映的是對未來沒有任何反擊能力的生活處境。

根據主計處統計資料,台灣租金指數連年創新高,在居住成本高漲、非典型工作成為常態的現在,本來是旅人暫時落腳的青年旅館,成為這些在艱困環境下討生活的人們無限延長時間的過渡居所。

那篇報導中,以「都市游牧」來形容這樣沒有穩定居所的處境,這段原本以為只是人生中暫時的過渡期,卻好像不斷一再地延長。

這讓我不禁思考:疫情帶來的衝擊使得許多原有的就業機會消失,然而疫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之外,是不是也有許多新的需求空間,能夠以一種過渡的方式做出調適?旅館業缺少外國旅客以後多出來的空房,用一種共居的方式,以較低的價格提供住宿機會,青年的勞動力也可以投入在居家照護、社福活動等服務內容。

都市游牧,如果是處在沒有支持,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毋寧是一種流浪。可是,往積極面去設想,我們能不能提供一些輔助,把游牧者的力量,轉為城市裡的機動組?一方面帶來工作機會,另一方面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出發,提供需要的人更多支援、後備的力量。

想到在疫情以前,有一群年輕人在饒河夜市組成的浪人食堂,他們原本都是社會學領域的學生,與無家者、弱勢者合作擺攤,一起學著怎麼炸雞塊、煮紅茶。經過培訓,讓原本弱勢、貧困的人能夠以自己雙手慢慢撐起生活的力量,幫助他們找到能靠一己之力維生的機會。

在面對疫情的時候,夜市的攤販來客數量銳減,浪人食堂轉而安排協助派發防疫物資的工作,透過群眾募資的方式,給予在第一線工作的消防員和清潔隊員足夠的口罩點心。2021年,萬華原本的公共空間為了防疫也關閉了起來,附近區域很多獨居的長者、貧困和弱勢族群頓時失去了支援,浪人食堂在萬華成立的福喜小客廳,邀請弱勢者加入整理物資和組成外送團隊的行列,分送資源給需要的人。還有更多萬華在地的年輕人,志願擔任送餐的義勇軍,將企業捐助的餐點送給獨居長者與弱勢家庭,一起度過難關。

弱勢族群,並不是沒有力量,只是被看見被重視的機會太少。在這段過程裡面,我看到是民間的力量,往往能夠穩住行政單位沒有辦法深入的地方,也思考著作為公部門,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提供更實質有效的幫助,建立更完善的合作模式?

同時,疫情之下的商業模式也需要重新調整,特別是傳統攤販和小商家,需要有更多的輔助和轉型措施,將原本他們所陌生的技術和過去的銷售模式結合,比方說建立蔬果箱的配送機制,以訂閱制思考的線上販售模式。維持都市經濟活動的活絡,這些店家攤商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他們的生存,也是這座城市賴以為生的風景。

這讓我回想起重新轉型的雙連果菜市場,在疫情衝擊之下,傳統面對面買賣販售的市場攤位面臨到更高的風險,也讓許多攤商的生計因此受到影響。另外,雙連市場、店面商家、附近住民之間的防疫措施,出入口的管制遠比看上去更複雜,擺攤本身就是風險,加上客流量也驟降,使得傳統的市場運作方式,迎來轉型的挑戰。

市場自治會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以蔬果盒的商品設計,結合外送或自取的方式,維持住攤商一定程度的生意。命名為「百攤合」的菜市場禮盒,有著許多攤主通力合作,經過揀貨、包裝、運送的程序而成,同時也作為一次傳統市場形象翻轉的嘗試,在選貨過程中,融入每位攤主自己如何挑菜的心得,具體傳遞出每個人在地經營多年累積的經驗和故事。

這次疫情期間,攤販們因為防疫而暫停原本數十年賴以為生的生意,心理上一定會有不好過的時候。可是藉由這次的轉型方式,他們一來能夠嘗試用新的方式,度過疫情期間的難關,二來也可以用更自信積極的方式,去向大眾傳遞市場的故事,提供現今電商網購、大品牌超市以外,更在地更有故事的選擇。

作者為前台北市副市長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