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高普林,吃豆花易痛風?醫揭1習慣更可怕!飲食5招專剋高尿酸


【吳旻珊報導】台灣人愛吃牛肉、內臟,也喜歡喝啤酒配海鮮,但這些高普林食物一一下肚,不久後可能就會因為關節腫痛,也就是「痛風」而冷汗直流!根據2017至2020年衛福部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來看,國內血液高尿酸血症盛行率,45至64歲男性為16.5%、女性則是9.0%,且其中一成的患者都有痛風的現象。近日網路上更謠傳痛風患者千萬不能吃豆花,因為黃豆屬於高普林食物,難道身為黃豆製品的豆花也能算是痛風刺客嗎?

吃豆花會造成痛風問題嗎?專家闢謠:比起吃黃豆製品,這1甜品更危險

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分享,80%的尿酸是由人體代謝產生,剩下的20%則是由從普林食物代謝而來,當普林代謝異常、尿酸堆積,這時高濃度的尿酸容易累積在關節、腳趾、手指等處形成痛風結石,造成發炎反應、產生疼痛,而黃豆是許多人都不知道的高普林食物之一。

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粉絲專頁撰文表示,黃豆雖然的確是高普林食物,但其實在加工過程中,黃豆的普林量就會減少,因此黃豆製品其實不算在高普林食物的範圍內,像是豆花、豆腐、豆干、豆漿都可以安心吃!

不過醫師提醒,比起豆花可能造成痛風,搭配豆花的「糖水」其實才是真正會導致尿酸增加的元兇!原來,因為果糖會加速普林的合成,讓尿酸變得不易排出,所以如果每次吃豆花,都喜歡把糖水一飲而盡的人,更容易增加高尿酸血症、痛風的狀況。

如何從飲食預防痛風?避開5個會讓尿酸堆積的飲食陷阱,連吃蛋白質都要小心!

痛風發作和血中尿酸過高有關,想預防痛風除了要避免吃下太多的高普林食物,包括內臟、貝類、香菇和油脂花生、腰果、杏仁果等,有一些錯誤的飲食習慣也會造成尿酸堆積,增加痛風的風險,就連維持健康必吃的蛋白質,如果吃過量也可能成為痛風的地雷:

1.避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

當蛋白質食物經腸胃道消化後,就會產生普林,再經由肝臟代謝成尿酸,因此如果大量攝取蛋白質,體內就比較容易生成過多的尿酸,對此國泰綜合醫院的衛教資料提醒,男性每日攝取蛋豆魚肉類最好以不超過6份、女性不超過4份為原則。


2.少吃高脂肪含量的食物:

由於脂肪攝取過多會抑制尿酸排泄,因此宏恩綜合醫院建議痛風患者平時應少吃油炸食物,或是任何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並維持每日至少喝下2,000c.c的水,確保有充足的水份能夠幫助尿酸排泄,同時預防腎結石。

3.切勿暴飲暴食:

東元綜合醫院曾撰文分享,大多數痛風患者都有進食速度快、或一次性大量進食等習慣,而暴飲暴食會使腸胃消化和肝臟代謝的工作量猛增,而當體內的熱量常常被急速消秏,就會導致尿酸增加,衍生出痛風的症狀。

4.喝肉湯前先倒掉一部分,再重新加水煮過:

當肉類燉湯的時間越長,普林的含量就越高,說明了為什麼吃愛喝火鍋的高湯容易引發高尿酸。啟新診所建議,在烹煮肉類湯品時,先用水川燙、稍煮後並倒掉湯汁,再重新加水煮湯,就可以去掉湯品中約50%的普林。

5.避免高糖、高鹽的食物:

恆新復健科診所王思恆院長指出,果糖在肝臟中進行代謝時,會使大量ATP轉變成AMP、AMP則會轉化成尿酸;義大醫院的文章也表示,吃太鹹時,高鈉也會促進尿酸沉澱,都是痛風患者的NG飲食習慣。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黃豆高普林,吃豆花易痛風?醫揭1習慣更可怕!飲食5招專剋高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