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其人其事

(德國之聲中文網)

苦澀童年

1948年12月,黎智英出生在廣東省會廣州,當時國共內戰已接近尾聲,中國共產黨在一年之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黎智英七歲時,父親逃亡香港,母親被抓去勞改,他和同樣未成年的姐姐和妹妹相依為命,靠變賣家產以及去火車站幫旅客搬運行李勉強為生,挨餓受辱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黎智英後來在其自傳《我是黎智英》一書中是怎樣描述這段童年記憶的:“解放後,父親叛逃香港,家財散盡,母親也遭批鬥送去勞改,8、9歲就要賺錢養活自己和姐妹。曾經替一名香港旅客搬運行李,但是他沒有賞錢,只給一塊由香港帶來的巧克力,由於從未見、食過,放入口後,覺得是天下間最美味的巧克力。我心想,這是香港人,巧克力必來自香港,香港必是人間天堂,所以我也應該去香港了!”

延展閱讀:黎智英辭任《蘋果日報》社長 民運人散曲未終?

12歲那樣,黎智英實現了“做香港人”的人生理想。1960年,中國發生嚴重飢荒,毗鄰香港的廣東發生大規模“逃港潮”。黎智英只身借道澳門逃亡香港,當時他身上只有一港元。很快他在一家制作手套的工廠裡找到了工作,最初月薪只有八美元。但他工作積極努力,深得廠方賞識,工資和獎金逐年增加,他將省下來的薪水去投資股票。因為家境貧寒,黎智英一直沒有機會接受完整教育,於是他在工作之余,博覽群書,並通過自學熟練掌握了英語;這段工作和學習經歷,為他日後成為企業家奠定了重要基礎。

1981年,在股市上賺了錢的黎智英,開創了連鎖服裝品牌佐丹奴(Giordano),短短幾年時間就得以發展壯大,成為當時風靡中港台的主要時裝品牌之一。

六四”槍響後棄商從文

1989年,中國大陸發生了席卷全國的民主運動。身為企業家的黎智英同情抗議學生,他旗下的佐丹奴印制大量印有民運口號的T恤供人們游行抗議時穿著。他本人也發表公開信敦促時任中國總理的李鵬下台謝罪。

89民運遭血腥鎮壓後,黎智英也成為首批受北京整肅的香港商人之一。佐丹奴在中國大陸的全部業務遭到封殺,黎智英損失慘重,被迫低價出售股權,退出了他一手打造的佐丹奴時裝王國。從此黎智英棄商從文,轉而投身傳媒事業,先後創辦了壹傳媒、《壹周刊》和《蘋果日報》。由於經常批評中國政府,黎智英本人被中國大陸禁止入境,他經手的報刊書籍也均被列入黑名單。

“我會繼續待在香港,奮鬥至最後一天”

長期以來,黎智英一直是香港民主運動的重要支持者和資助者,也因此受到北京和香港建制派的批評,甚至指控他的捐款為黑金。前不久,黎智英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表示:“童年時代,我身無分文來到香港,我獲得的一切,都應當感謝香港這塊自由的土地。因此我有必要回饋香港的自由。”

2020年8月10日,黎智英遭香港警方逮捕,罪名為涉嫌違反國安法第29條中,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另涉及串謀欺詐及煽動罪,同時被捕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黎見恩及黎耀恩。

六月底,港版國安法生效前夕,黎智英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被問及是否擔心成為國安法首批打壓目標時,黎智英表示:“我一點也不擔心,我也不會離開香港。我會繼續待在香港,奮鬥至最後一天。無論我是不是北京運用國安法打壓的首要目標都不重要。現在每個香港人都相當擔憂,尤其是在傳媒界工作的香港人,因為我們任何公開發言或是發表的報導都可能被政府作為是‘顛覆國家政權’或‘煽動騷亂’的證據。我認為,香港內部所有人都必須為‘港版國安法’做好准備。”

延展閱讀:專訪黎智英:北京以國安法敲響香港的喪鐘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達揚(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