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國安法案:英國律師團隊要求會晤首相蘇納克

黎智英被捕前照片(16/6/2020)
黎智英「勾結外國勢力」案件被押後至2023年9月下旬再審。

被囚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的國際律師團隊提出在其國家安全控罪案件於今年稍後時間開審前,緊急會晤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辛偉誠)。

擁有英國國籍的黎智英在香港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罪與「煽動」罪(串謀發佈煽動刊物),他可能因此在監獄中度過餘生。

在一封與BBC分享的信函中,他的國際律師團隊說,希望首相討論「確保黎智英獲釋的潛在途徑」。

該團隊形容針對黎智英的案件讓人「深切憂慮」,「具有象徵意義」。

黎智英迄今已被收押兩年,他面對多項控罪。12月,他因為違反其報社的租賃合同,被判囚五年又九個月

他的支持者稱,一切對他的指控均具有政治動機。

黎智英是親民主派報章《蘋果日報》的創辦人。25年多以來,這份小報被視為香港唯一的反對派報紙。當局引用《香港國安法》凍結報社的銀行賬戶,拘捕數名高層職員後,報紙被迫於2021年6月關閉。

2020年,北京對這前英國殖民地頒布了內容廣泛的《香港國安法》,並稱經歷一年不時發生暴力的示威後,有必要以此恢復秩序。批評者則稱,該法經常被用來對付北京的政敵,讓他們噤聲,其手段是「法律戰」(lawfare)——利用法律制度作為政治武器。

今天,大多數政治反對派不是被收監,就是逃亡境外。

黎智英長期被視為新法律下的頭號目標,其以英國為基地的律師團隊先後向兩任外交大臣提出會晤的請求。據團隊所稱,首次會面要求被拒絕,第二次要求杳無音訊。

信函稱,本月早些時候,英國政府同意讓團隊會晤外交部一名國務大臣(部長)。

卡爾芬·加拉格爾御用大律師(Caoilfhionn Gallagher KC)在信函中還強調,美國政府已譴責10月份對黎智英的欺詐罪判決,但英國政府並無就此發佈正式聲明。

黎智英兒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對BBC說,其父親不該身陷囹圄。

他說:「這是一位20多年來為了香港民主放棄了許多的人,當英國把香港還給中國時,本就承諾了民主。」

黎崇恩與父親一樣,都是英國公民。他目前流亡台灣。自父親被當局拘捕以來,他不肯定父親還是否能回家。

現年28歲的黎崇恩談論其父親說:「他是個英國公民,為了擁護這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對我們來說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而被關押。」

蒂莫西·韋恩·歐文御用大律師(Timothy Wynn Owen KC)到中國香港終審法院旁聽(25/11/2022)
香港特區政府反對歐文御用大律師為黎智英出庭辯護。

英國於1997年將香港交還中國,而這是在一項獨特的協定下進行——一部稱為《基本法》的小憲法,和所謂的「一國兩制」原則。

它們理應保障香港的集會與言論等方面的自由、獨立的司法體系和一些基本的民主權利——這是中國其他地方都不享有的自由。

然而,《香港國安法》讓起訴示威者變得容易。批評者稱這削弱了這城市的自治。

四種罪行
四種罪行

因為一場有關誰能獲准代表他的裁決,黎智英的國安法案件被休庭至2023年9月。

他原本打算讓英國人權律師蒂莫·歐文御用大律師(Tim Owen KC)來代表他,但香港特區政府反對,中國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後來裁定,香港行政長官有權禁止外國律師參與國家安全審判。目前仍待作出最終決定。

香港法律學者黎恩灝博士(Eric Lai,)說:「黎智英的案件是對公平審判與言論自由的考驗。」

有關當局形容,其控罪——「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與「煽動」罪——的嚴重程度堪比謀殺。

經常在黎智英出庭時在法庭外出現的自稱親北京活動人士「愛國護港101 Johnny」對BBC說:「黎智英是個叛徒,他受外國勢力利用,賣國求榮。」

黎崇恩則說,他的父親沒有犯罪。

他說:「他為此被囚禁才是犯罪,視而不見和默不作聲才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