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促銷帶給地球的沉重負擔

(德國之聲中文網)尋找便宜好貨的時機到來了!或者說,我們習慣了在每年11月底,商家和各大品牌都會以廣告轟炸潛在消費者,宣傳他們的甩賣活動,希望能在聖誕節前清掉剩余的庫存。

在所謂「黑色星期五」的發源地美國,這樣的購物熱潮通常能在一天之內為店家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利潤,而這個金額每年還在增加。

近年來,這樣的趨勢也在其他國家流行起來。雖然大幅打折的商品讓消費者眼睛為之一亮,但這種銷售模式卻會讓環境付出非常沉重的代價。

碳排放量增加

英國利茲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材料和結構學教授普內爾(Phil Purnell)說:「黑色星期五是一個極其令人擔憂的趨勢。」

他提到:「所有這些材料的消耗對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在開采礦物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和生產商品所消耗的自然資源方面,而且還有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碳。」

越來越多的黑五交易是通過網絡購物,此外還有一個專門的日子 -- 網絡星期一。由於網上購物意味著必須送貨上門,它產生的碳足跡比在當地商店購物要高得多。

目前,全球運輸部門的碳排放量佔世界總排放量的4%,歐洲議會估計,到2050年,僅全球海運業的排放量就可能上升到17%。在黑色星期五促銷期間,常常會有免費送貨和免費退貨這樣的優惠,這也助長了排放量增加。

普內爾稱:「我們的研究表明,僅英國今年黑色星期五的運輸就會使40萬噸二氧化碳進入大氣層。」

英國價格比較網站Money.co.uk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與這些發現結果相符。據估計,光是運輸黑五訂單的貨物,就會釋放超過429,000公噸的溫室氣體。這相當於435個倫敦到紐約往返航班的排放量。

不浪費,不貪心

然而,普內爾指出,與制造過程中釋放出的二氧化碳相比,貨物運輸造成的二氧化碳量是「絕對微不足道的」。

他說:「生產你的普通筆記本電腦會向大氣排放100到200公斤的二氧化碳,你的平板電腦大概會排放50公斤。你購買的襯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襯衫重量的許多倍。」而且,在黑色星期五期間購買的許多東西注定不會伴隨你長長久久。

圖:在黑五時沖動消費買下的東西往往不實用,最終只能被扔進垃圾桶

位於英國的紡織品循環中心(Textiles Circularity Centre)2019年一項基於普內爾研究的報告發現,黑五期間購買的東西往往只用了一次就被扔掉。該研究也顯示,高達80%的家用塑料和紡織品最終遭到填埋或焚燒。

購物心理學

那麼,為什麼我們要購買實際上不需要的東西 -- 尤其是在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日?

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創始人兼總裁瓦克納格爾(Mathis Wackernagel)指出:「人們喜歡購物,這有一個心理層面的原因。我們試圖填補心中的空白,試圖滿足一種情感需求。」

他說,人們將與氣候變化相伴的資源限制視為「一個不方便的事實」。但他強調,這是一個我們必須盡快認清的現實,因為目前世界消耗資源的速度比資源再生的速度要快75%。

根據全球足跡網絡,如果地球上的每個人都像德國人一樣生活,我們需要至少三個地球的資源。如果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消費,我們將需要五個地球。

重新思考價值觀

對於瓦克納格爾而言,減少消費是一個攸關個人利益的問題。他說:「在一個氣候變遷和資源緊張的世界裡,我們花的一歐元如果不能使生活更有價值,那就只會讓我們繼續自掘墳墓。」

他希望相關討論能從個人的道德責任聚焦到一種務實的思考方式,換句話說:什麼是對我們最好的,什麼做法才合乎邏輯?

他說,我們學會刷牙是因為它對我們的健康有益,「同樣的道理應該適用於保持地球的健康,我們應該學會減少消費,因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這才是該做的事。」

廣告業存在的目的:企業希望說服消費者購買他們的產品

對普內爾來說,這也是關於商業模式的改變。他提到:「我們的經濟目前仍由企業主導。基本上,他們是通過從地下挖出東西,把它變成產品,出售,然後說服人們他們需要再次購買這個東西,以此盈利。」

綠色星期五和其他替代方案

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出於環保原因抵制黑色星期五,或者提供替代方案。例如,瑞士手袋和配件零售商Freitag希望將黑色星期五「從購物日變成交換日」。因此,它將在這段時間內關閉其網店,然後在世界各地開設交換店,人們可以交換他們的舊包,代替購買新包。

美國戶外服裝零售商巴塔哥尼亞(Patagonia)沒有舉辦促銷活動,而是將其在黑五周末的銷售額100%捐贈給環保項目。

而在整個11月,美容產品公司Deciem一直在利用其社交媒體渠道宣傳「慢速購物」,以提高人們對黑五負面影響的認識。

同時,「綠色星期五」,即提倡負責任的購物,如從當地小商店購買或購買二手物品,也是一種受歡迎的替代方式。

瓦克納格爾對於這些趨勢樂見其成,他說:「我們需要建立一種改變行為的誘因,而不是對人們道德綁架。創造圍繞減少消費的正向經驗,這將會讓改變成真,讓我們有能力適應氣候變遷和資源有限的世界。」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Anne-Sophie Bränd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