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亞當》真的改變了 DC 宇宙的權力結構嗎?這部刻意「遠離電影宇宙」的直白電影,也許找到了突破漫威的新捷徑

《黑亞當》
《黑亞當》

【文/龍貓大王通信】《黑亞當》在全球上映了,這部電影的美國首周末票房,突破了 6,700 萬美金,是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主演過最高開票成績的電影。如果我們把時間倒退一下,2020年1月,巨石在 IG 上貼出自己健身的照片,寫著「DC宇宙的權力結構即將被改變」:2 年多後的現在,看來巨石真的實現了 2 年前說過的話。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也由此誕生:《黑亞當》真的改變了DC宇宙嗎?它會為這個積弱不振的宇宙帶來什麼改變呢?或者……我們把眼光放遠一點……《黑亞當》會對當今的超英雄電影界,帶來什麼啟示性的影響呢?

2020 年巨石強森表示DC宇宙將會發生變革
2020 年巨石強森表示DC宇宙將會發生變革

我們打開自 1978 年《超人》至今共 40 部曾院線放映的 DC 電影成績單,先看看《黑亞當》的美國 6 千萬美金開票票房,算不算「亮眼」:如果單計開票成績,《黑亞當》是第 11 名,比起觀眾喜愛、在 DC 宇宙低潮時爭出好成績、全球票房 11 億美金的《水行俠》,僅僅少了 80 萬美金。但是在第十名的《水行俠》之前,是另一個大級距:第九名《正義聯盟》的開票紀錄約 9,300 萬美金,比起《水行俠》與《黑亞當》這樣「6字頭」的成績,高出一大截。

《黑亞當》
《黑亞當》

但問題是,讓我們看看前九名有哪些貨色:永遠的華納傳家寶蝙蝠俠,就先佔去了 3 個名額、一部《超人:鋼鐵英雄》、一部《神力女超人》、三部群戲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正義聯盟》與《自殺突擊隊》、外加一部瓦昆菲尼克斯主演的《小丑》。發現了嗎?如果加上在《水行俠》上映一年前就先在《正義聯盟》裡登場的水行俠,這九部電影的主角,不是像超人或蝙蝠俠等等早已有了超高知名度,就是像《自殺突擊隊》那樣以大牌明星作為號召的作品(更何況這部電影裡仍然有DC明星小丑插花演出)。《黑亞當》比起這些名聲赫赫的傳統超英雄/反派,很明顯在知名度上就短了一截——他甚至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角色。

《黑亞當》
《黑亞當》

為什麼觀眾會這麼支持《黑亞當》?是因為大家都熱愛巨石強森嗎?這確實是一個明顯的趨勢:從他近年主演的三部《黑亞當》同類型的動作冒險電影看來,自 2018 年的《摩天大樓》、2019 年的《玩命關頭:特別行動》到同年的《野蠻遊戲:全面晉級》(排除 2021 年被疫情嚴重影響的《叢林巡航》),可以發現,假設我們排除上映廳數不同的影響,單就開票的單廳收入來比較,巨石強森主演動作電影的票房單廳成績,是持續上揚的($6,585→$14,116→$14,017)。

《黑亞當》正義協會
《黑亞當》正義協會

當然,感覺上巨石強森似乎與湯姆克魯斯這些昔日好萊塢天王還有段距離,但如果我們只看數字,事實上,巨石強森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天王了——最好的例子是,湯姆克魯斯的《不可能的任務:全面瓦解》,首週票房與單廳平均票房,還沒有贏過《黑亞當》。

《黑亞當》
《黑亞當》

更重要的是,《黑亞當》是一部觀眾陌生的電影,它沒有情懷可賣、它沒有借沾其他超英雄的光環——即便在某英雄出現在片尾的消息外洩之前,《黑亞當》的美國預售票情況就已經看漲。黑亞當上一次成為漫畫主角,甚至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到今年才配合電影推出了以《黑亞當》為名的漫畫。這讓《黑亞當》的成功,某種程度上違背了現今好萊塢賣座電影的公式:

《黑亞當》鷹俠
《黑亞當》鷹俠

它不是續集電影、甚至也沒有從過去DC宇宙電影得到太多助力。這部電影裡出現的世界觀,僅與《沙贊!》有少少的連結,而這部電影出現的所有主要角色,幾乎全都是第一次出場。在這個續集或XX宇宙電影發大財的年代,《黑亞當》顯得非常獨特。

【請注意:以下有《黑亞當》劇情揭露】

《黑亞當》
《黑亞當》

照理說人多好辦事,《黑亞當》不但與DC宇宙保持微妙的距離,更重要的是,《黑亞當》對 DC 英雄前輩們不太「尊重」:在《黑亞當》的一場黑亞當與鷹俠打鬥戲裡,他們一邊互毆、一邊殘酷地破壞一個男孩精心佈置的超英雄神殿,他們無意中——或者說太過刻意地——破壞了諸多正義聯盟的象徵。踢飛蝙蝠俠的人偶、撕裂神力女超人與閃電俠的海報……最終,最具象徵意義的一個鏡頭,是黑亞當一拳穿透了門上的紅色S字……彷彿黑亞當將超人一拳貫心。這些畫面絲毫不帶一絲戲謔氣氛,有趣的是,片中的黑亞當本人是不認識正義聯盟的,也就是說,這些「打倒正義聯盟」的鏡頭,代表著導演與編劇刻意放進電影的意涵。

《黑亞當》
《黑亞當》

2020 年 1 月,《黑亞當》仍在籌備階段(因為疫情而延後了預計4月開鏡的計畫),當時巨石說的「改變 DC 宇宙權力結構」,也許指的只是刀槍不入、力大無窮與神速的黑亞當,確實有單挑正義聯盟的實力。但另一個角度,電影《黑亞當》確實像在試著改變過去的DC電影風格……應該這樣說,它更像是繼承《水行俠》精神的作品:正如《水行俠》裡即便挑起了七海大戰,但我們仍然看不到蝙蝠俠等正義聯盟英雄介入,《水行俠》是一部非常獨立的電影,在那個世界裡,其他觀眾熟悉的DC英雄都被擺在遙遠的位置,而海嘯似乎不會侵襲大都會市或是高譚市,再者小丑或控制狂亞曼達華勒對水行俠似乎一點興趣都沒有。

《黑亞當》鷹俠
《黑亞當》鷹俠

《黑亞當》也站在類似的角度,而且更激進一點:它公開表明自己厭惡所謂的「傳統超英雄」。正義聯盟在這個中東故事裡被噤聲了,亞曼達華勒尋找的超人類幫手並不是正義聯盟,而是正義協會。這些安排,似乎都將如今已沒有多大野心的 DC 宇宙,擱置到舞台之下。但是不只如此,替代正義聯盟登場的正義協會,甚至比正義聯盟更加令觀眾厭惡。作為正義協會首領的鷹俠,甚至是前半部電影的反派角色。他嚴守非常奇怪的黑白分際界線,對不明人物的處理方式,是先要求對方無條件投降——等同直接判定對方為危險惡意人物。如果不是鷹俠再次強調他們是正義協會,他的行徑看起來就像 50 年代種族歧視風氣下的美國警察。

《黑亞當》鷹俠
《黑亞當》鷹俠

為什麼寫出這種劇情?鷹俠固然在漫畫裡也有嚴重的情緒管理問題,但是一個常常無法克制怒氣的傢伙,與思想僵化的歧視眼光警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更何況,1940 年就誕生的鷹俠,可是 DC 世界的元祖級大前輩,《黑亞當》沒有刻意黑化鷹俠的理由。當然,這種劇情設定,可以說是為了強化黑亞當善惡難辨的特性:與混沌相對的就是完全守序,鷹俠事實上是黑亞當在電影裡的鏡子,映射出黑亞當隨心所欲的叛逆姿態。但另一方面,《黑亞當》裡的正義協會,反映了更多這部電影的叛逆之處。

《黑亞當》鷹俠
《黑亞當》鷹俠

正義協會嚴守著所謂的「信條」,他們捍衛的,是某種被高度理想化的「正義」:對他們而言最好的正義情境,是所有人都放下槍枝,好好聊聊如何達成和平。在談出一個結論前,誰敢先復仇與輕舉妄動,正義協會就要先懲治這些破壞規則的壞孩子。正義對他們來說,是一尊純白無暇的女神,沒有任何人可以變造解釋正義的定義,也沒有人能污辱正義的完全合法性。但在《黑亞當》裡,卻對這種太過理想的正義提出了批判與諷刺,被強權剝削的弱國人民,憤怒地指著英雄質問,當我們受苦時,你們到哪裡去了?

《黑亞當》
《黑亞當》

正義聯盟甚至比正義協會還糟糕:《黑亞當》片尾出現了仍然健在的超人,而他可以聽到全世界聲音的高靈敏耳朵,竟然聽不到坎達哈人民的哀號……而他在整部電影最後三秒鐘才姍姍來遲(更不用說比超人更加捍衛弱勢的神力女超人)。《黑亞當》就像是 DC 宇宙的一隻黑羊,它毫不遮掩地批判過去幾部重要的 DC 宇宙電影、諷刺這些超英雄的惺惺作態,而《黑亞當》批判最深的,是電影裡沒有登場的蝙蝠俠:當布魯斯韋恩在《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裡自發性地意識到外星之子對地球的潛在威脅,同時最終理解了「不管你來自哪顆星球,都可以一起成為地球人」的在地意識,鷹俠卻似乎對這種概念充耳未聞。

《黑亞當》
《黑亞當》

《黑亞當》像是拋開了過去 DC 電影的大義情節,同時放棄了過去超人或蝙蝠俠電影裡,將超英雄「神化」的宗教意義手法。在漫畫裡,「特斯亞當」(Teth-Adam)這個古埃及名字,是「超級人類」的意思,特斯亞當在成為超能力者之前,他是因為良善的本質與強大的心理素質,才被巫師選上成為沙贊。但是在《黑亞當》裡,我們看到的版本不是這樣,特斯亞當甚至不是完美的人類,他是被兒子賦予能力的,而他兒子獲得沙贊之力的由來,則與反抗暴政有關——那也與個人資質是否優秀毫無關係。《黑亞當》變成了一個復仇故事,這種復仇不是為了報復某個更邪惡的傢伙,而是源自自身的罪惡感、與潛在尋求救贖的渴望。而大義信念,在此變成空說白話的虛偽。

《黑亞當》
《黑亞當》

這與氪星之子想要成為引領地球的光、或是富二代決定染黑自己以拯救整座城市不同,像是《黑暗騎士》等等作品,描述一個凡人如何為了某種信念、而進化成為超越凡人極限的神,但是《黑亞當》對此沒有太大興趣。《黑亞當》的旅程是更為個人的、更為內化的。有趣的是,這種變化正像是當年的漫威漫畫風格:《蜘蛛人》或是《X戰警》漫畫,選擇更選擇貼近讀者的主題或人物設定,這些漫畫讓它們的英雄更加「人化」、犯下更多錯誤、情緒也更加不穩。這些漫威角色與 DC 的「好寶寶」角色們大相逕庭,卻因此吸引到更多的年輕讀者,這些漫威漫畫彷彿成為了一種反叛傳統價值觀的象徵。

《黑亞當》
《黑亞當》

DC 宇宙是否還會繼續存在?這變成一個吊詭的問題。你還是會在許多華納出品的超英雄電影,看到那個打著大大藍色 DC 字樣的超英雄現身開場片段,代表 DC 宇宙電影可能會繼續拍下去,但這些電影卻未必會互通有無。從《水行俠》開始、到《黑亞當》、乃至於《水行俠2:失落的國度》,這些電影與其說是「共通宇宙電影」,不如說是回歸傳統的「類型系列電影」調性,如同傳統動作電影類型裡,洛杉磯街頭一定充滿罪惡,幹探有權利炸毀城市任何一個角落。這些 DC 電影彼此間有相似的價值觀,但角色間未必會建立更進一步的橫向關係。

《黑亞當》
《黑亞當》

這種轉變也許行得通,在漫威電影宇宙發展將至 15 個年頭,如今的漫威朝向多樣化特性發展,這些漫威作品不再只是為了某一個共同劇情目標而發展內容,它們各自都有特定領域的社會議題要討論、或是要為特定社會族群發聲。漫威電影宇宙真的更像是一個「宇宙」:裡頭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擁有各種不同風格與命題。但是,主流電影族群也可能對這種「多元發展」,產生某種不適應狀況:以 14~34歲的男性觀眾而言,他們未必對所有多元議題都有興趣。同時,如同《水行俠》與《黑亞當》都放棄討論複雜的是非對錯問題,回歸類型系列電影的 DC 電影作品,花上更多時間在製造娛樂效果……這似乎能夠吸引過去喜愛、但現在厭倦漫威「多元化」的部份觀眾。

《黑亞當》
《黑亞當》

《黑亞當》儘管是最新的 DC 電影,但它某種程度上更像華納出品的90 年代超英雄電影(更類似沒那麼多怒氣的《鋼鐵悍將》),它的主題更單純直白、強化單一形象的主角性格、製造更多奇觀式的動作橋段、剩下的部份就塞滿冷笑話與雙關語。這種復古,也許正是突破漫威電影宇宙的奇招——漫威電影已經很難再走回頭路,拍出一部像《黑亞當》這樣有點傻氣、充滿歡樂與爆炸的純粹娛樂電影。

這樣說來,《黑亞當》也許不但確實改變了 DC 宇宙的權力結構,它甚至可能為這個多事之秋的宇宙,找到另一條柳暗花明的新道路。

movie_id:13462

※歡迎加入Y!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

※Yahoo奇摩電影戲劇「全新追劇資訊平台」新登場,手機用戶請點「戲劇影集」或「線上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