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嘴端鳳頭燕鷗現蹤 海保署籲共同守護

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在鳥類紅皮書中被列為「有瀕臨絕種危險」,也是我國一級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今年3月份起,一隻足旗編號「PA」的小燕鷗在臺南急水溪口現蹤,連江縣燕鷗保護區也在6月8日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的蹤跡,今年這群稀有嬌客是否能順利營巢,備受矚目,海洋保育署邀請民眾一起關心。

黑嘴端鳳頭燕鷗一度在地球上消聲匿跡,自2000年在馬祖驚喜出現後,陸續出現有繁殖行為及成功繁殖的紀錄,此後每年5月至7月更是穩定現蹤期,如今的連江縣燕鷗保護區已然成為國際聞名的黑嘴端鳳頭燕鷗繁殖重鎮。

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據統計,黑嘴端鳳頭燕鷗全球數量約莫200隻,且僅在我國的馬祖、澎湖及南韓全羅南道、中國大陸浙江等地有繁殖紀錄,亦是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受威脅等級最高的極危物種(CR)名單內。

為保育黑嘴端鳳頭燕鷗,海保署自2019年起開始規劃「黑嘴端鳳頭燕鷗保育計畫」,於2022年公告,除了透過與國立臺灣大學研究團隊、各地方政府、臺北野鳥學會等團體合作,進行棲地守護作業、監測其繁殖情形外,亦經由補助地方政府的相關計畫,從各方面建構完善的機制。

海保署呼籲,臺灣還有許多地方是燕鷗們喜愛的繁殖熱區,如澎湖、宜蘭、桃園、彰化等縣市濱海地區,旅遊時不忘尊重野生動物,賞鳥應使用望遠鏡,並遠離繁殖區,切勿餵食野生海鳥及避免驚擾,留給海鳥們一個舒適的繁殖棲息地,也避免觸犯法規而讓荷包失血。

一級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黑嘴端鳳頭燕鷗,今年3月和6月分別在臺南急水溪口、連江縣燕鷗保護區現蹤。(海保署提供)

海洋保育署呼籲民眾,旅遊時應尊重野生動物,切勿餵食野生海鳥及避免驚擾,留給海鳥們一個舒適的繁殖棲息地。(海保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