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偏鄉科學教育火苗 陳淑華老師當學習引路人

宜蘭縣員山國中陳淑華老師點燃偏鄉科學教育的學習火苗 (教育部提供)
宜蘭縣員山國中陳淑華老師點燃偏鄉科學教育的學習火苗 (教育部提供)
陳淑華老師與員山國中學生進行科學實驗,透過不斷的比賽和實作,鼓勵學生們超越自我 (教育部提供)
陳淑華老師與員山國中學生進行科學實驗,透過不斷的比賽和實作,鼓勵學生們超越自我 (教育部提供)
陳淑華老師(右2)獲得師鐸獎肯定,吳宏達老師(右1)陪同領獎 (教育部提供)
陳淑華老師(右2)獲得師鐸獎肯定,吳宏達老師(右1)陪同領獎 (教育部提供)

宜蘭縣員山國中的陳淑華老師,長期從事偏鄉科學教育,她在科技教育領域中努力不懈的熱情,激勵學生發展興趣和提高學習成就感,點燃偏鄉科學教育的學習火苗,開啟孩子通往未來的一扇門,榮獲112年師鐸獎的肯定。

 

陳淑華老師表示,自己在小學時期原本學業成績並不出色,後來受到老師的鼓勵「只要你認真學習,就可以名列前茅!」因而努力學習,並且漸漸看到成果,直到在國中時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潛能,便一路認真念書考上高雄師範大學化學系。這樣的求學歷程啟發了選擇教職的初心,也讓陳淑華老師決心回鄉服務,帶著使命感到宜蘭員山國中任教,想運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

 

在員山國中,陳淑華老師與先生吳宏達老師一起創立了假日科學班,為國高中學生提供實踐科學的平臺。學生們參與各種科展比賽和活動,通過訓練和實踐,培育學習動力也提升科技潛能;透過不斷的比賽和實作,鼓勵學生們超越自我。陳淑華老師特別關注學習比較慢的孩子,藉由耐心教導,讓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動機,激發內在的學習火苗。

 

陳淑華老師堅信,科技教育不應該只屬於少數,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接觸學習;教育也不僅僅是背誦知識,更應該是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發展方向。透過趣味科學、實驗技巧的引導,激勵學生用自己的手作能力和創造力去探索科學的奧妙,除了讓學生們在學術上成績上有所成長,更在信心與成就感上獲得肯定。許多她教導過的孩子們,因而透過特殊選才的管道,上了國立大學,甚至在更長遠的職場上都有很好的發展。

 

陳淑華老師與吳宏達老師還開設科學營隊20多年,利用週末假期和每年寒暑假,帶領學生投入科學研究與競賽,培養對科學的興趣,也訓練表達能力,為宜蘭培育無數的科學人才。這些當年培育過的孩子們回流組成了「宏達戰鬥團」,群組中涵蓋了國中、高中和大學生,有許多學長姐更是提供自身的經驗,並帶來專業設備指導帶領著學弟妹們。

 

看到孩子們的學習成長的曲線一直往上,陳淑華老師備感欣慰地指出,自己現在更像是引路人,指引偏鄉孩子找到興趣和優勢,讓他們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