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診斷較難!兒科醫稱「這一點」是可能症狀 療程不配合恐有抗藥性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台北報導

近期黴漿菌在全球多國均有病例,尤其是中國,已經面臨到大爆發的情況,對此,小兒科醫師林智葳表示,黴漿菌不好診斷,在臨床上,「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乾咳」是比較會讓醫師懷疑其診斷的線索,而微生物學方面,PCR採檢則可能會有過度診斷的問題,不過林智葳也表示,目前北部的感染數並沒有明顯上升,如果感染到了,請一定要把療程配合完成,不然「治療不完全容易產生抗藥性」。

小兒科醫師林智葳表示,黴漿菌不好診斷,在臨床上,「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乾咳」是比較會讓醫師懷疑其診斷的線索。(圖為中國看診病患/美聯社)
林智葳表示在臨床上,「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乾咳」是比較會讓醫師懷疑其診斷的線索。(圖為中國看診病患/美聯社)

小兒科醫師林智葳昨(28)日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醫心葳你Wei醫師~林智葳醫師」上貼文,表示「最近媒體大肆報導中國的黴漿菌疫情,報導的程度讓我有種是不是新的Covid要降臨了的錯覺」。

接著,林智葳發表了看法,表示身為一個專業的兒科醫師,「黴漿菌真的不好診斷」,無論是在臨床上或是微生物學方面都不是很容易。

在臨床方面,林智葳指出,「黴漿菌屬於較為特別的細菌,病人感染上黴漿菌後症狀通常很不具有特異性;超過一個禮拜以上的乾咳 (non-productive cough) 是比較會讓醫師懷疑其診斷的線索」,而在微生物學方面,林智葳則表示黴漿菌長得很慢,所以細菌培養不易,PCR採檢則容易採集到休眠中或細菌死掉的基因片段,容易過度診斷;用間接的抗體濃度上升(IgG四倍上升)也不可靠,且耗費時間太久。

對此,林智葳說明,醫師在診間向病患為黴漿菌感染時,大部份都是用經驗或其他間接證據判斷,通常沒有像其他流感、腺病毒、新冠這些來的有把握,所以,林智葳稱他「很少對病人下黴漿菌的診斷;一方面診斷工具有限、再來光靠臨床症狀與身體檢查真的很難確定,最後黴漿菌的表現有時會跟過敏、氣喘或是其他疾病極為類似,所以執業這幾年來,幾乎沒有對病患在很有把握的情況,下過此診斷。

在疫情方面,林智葳引用兒科醫師祁孝鈞的文章,表示「以台灣北部的統計資料來看,目前黴漿菌感染數並未明顯上升」,而且有廠商也推出了黴漿菌的快篩,可以由喉頭採檢幾分鐘後得知結果,但林智葳稱他使用經驗不足,對準確度還很沒有把握。

最後,林智葳提醒,當醫師下了「可能是黴漿菌的診斷」,也為此開立了特別的抗生素,請「一定要把療程吃完、努力配合;因為黴漿菌的感染雖然大部份都不嚴重(完全不治療也可能康復),但治療不完全容易產生抗藥性,且傳染期極久,如果不小心傳給了脆弱族群(小孩、長輩)那就不太好了」。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黴漿菌肺炎席捲全球!醫師表示為「免疫負債」 應注意是否有新變種
「行走肺炎」黴漿菌散播中!營養師曝6治本吃法:提升狀態就靠它
大人小孩都發燒!醫曝「近期魔王」籲留意 單日應診近20位病患